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TikTok Linkedin | EN

慈善志业


大慈无悔 • 闻声救苦

观世间苦难之相,听世间苦难之声,以无私大爱闻声救苦。
慈济人称贫户为‘感恩户’,并非要对方感恩慈济的帮助;而是慈济人感恩对方示现贫、病、残,使人警惕世间无常,从而知足惜福。付出的同时要“感恩”,才能真诚地去疼惜苦难人。”
证严上人

亲手遍布施

慈善是慈济志业的根基。1966年的台湾,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年的均贫岁月和十五年的美援时期,证严上人在偏僻贫寒的花莲地区,创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带领弟子和一群家庭主妇展开济贫救难的工作。

上人亲自带领慈济人走访社会暗角,关怀贫病,奠定了以“亲耳、亲眼、亲手、亲脚”的访视模式,以及“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精神,辅导直到案家能自立或往生为止,成为了慈济慈善志业的准则。

charity 1

在多元文化的新加坡,慈济慈善志业因应当前社会所需,研拟和设立各项慈善济贫项目,希望能补政府资源之不足,不分宗教和种族,为弱势群体谋福。自1987年起,慈济进入乏人问津的疗养院,关怀贫病孤老;为清寒家庭提供急难救助或长期补助;另与医院、学校、社福组织及监狱合作,援助所转介的个案。

世代更迭、社会变迁,为慈善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也鞭策着慈济持续贴近社会脉动,从社会暗角中体认到新的需求。1998年末,因一名主动前来求援的爱滋病友家属,慈济开始走访医院,深入了解爱滋病友的困境,因而提供长期的药费补助和心灵关怀。2008年新加坡受全球金融风暴波及,不少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慈济隔年启动新芽补助金计划,主动邀请学校提供名单,为清寒学子补助餐食费和交通费。对于新移民,慈济也是少数为永久居民提供产检、助听器、爱滋病药费等补助的民间团体。

charity 2

charity 3

 

以前我们‘教富济贫’——呼吁有能力的人帮助贫困的人;现在加上‘济贫教富’——教导贫困人家在接受帮助时,只要发心,一样能付出己能,帮助他人,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
证严上人

教富济贫,济贫教富

慈济的慈善工作是“追踪救济、长期关怀”。经初访、评估、研讨、开案后,访视员每月家访关怀,每三个月上门复查,尚缺援助的就补足,或媒合其他社会资源,已能自立的就辅导结案。透过实地走访、用心关怀、节庆聚会,访视员施予长期生活照顾及心灵肤慰,让弱势家庭回归生活正轨。

charity 4

访视员大多是无偿付出的志工,遍布在全岛各个角落,秉持上人“慈悲等观”的教诲,起救难利人之行。无论是打点餐食、发放物资、居家打扫或修缮房屋,访视员如同家人般的陪伴,在在让受助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情,愿意打开心门,信任相待。在访视员的启发和引导下,很多受助者更了解到“能付出才是真富有”,乐于以自己的一分力量回馈付出,成为助人的人。

如今世间灾难频频,新加坡居于风调雨顺的福地,在全球慈济启动赈灾行动时,新加坡慈济人也走上街头,向民众募心募款,汇聚善念福缘,期待以超越国界的大爱长情,福泽世间。

 

 


人间有情

charity story 1

陪伴潘氏兄妹成长

2004年初在本地媒体的报导下,慈济志工探访了患上“罕见遗传性脑神经系统退化症”的潘氏兄妹,促成两人在同年5月前往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治疗。医疗团队采用深层脑部刺激术,成效显著。在花莲四个月的调电及复健,潘氏兄妹从初入院时不断抖动,只能平躺,到不再抽搐、抽痛,能坐着乘搭飞机归来。潘氏兄妹求援的新闻见报后,社会人士热络地捐助,在义顺区国会议员王雅兴和义顺中公民咨询委员会的协助下成立“关怀基金”,尔后见证了慈济对于潘家的全程关怀,遂将基金全权交由新加坡慈济处理。十余年间,慈济关怀不断,见证潘氏兄妹的平安成长。兄妹俩三度赴台更换电池及回诊,也经常在父母陪同下现身于慈济活动中。

 

charity story 2

穿越烟霾送平安

2013年六月下旬,烟霾笼罩新加坡,影响民众的生活,造成人心不安。慈济志工一一探访照顾户,发放“安心平安包”,内含口罩、眼药水、润喉糖、空气指数(PSI)小卡,志工将关怀与祝福递送到照顾户家中,也教导他们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做好防范工作。

 

charity story 4

以诚以爱护新芽

2008年新加坡受全球金融风暴波及,引发裁员失业潮,不少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为了让清寒学子安心就学,慈济隔年启动“新芽助学金计划”,主动邀请学校提供名单,为有需要的学子补助餐食费和交通费。此计划的补助对象不分宗教种族,其中马来族就占了半数。每年开学前,全岛志工总动员,四方奔走,进行家访评估,当中若发现有几欲断粮的弱势家庭,则进一步提报为长期济助的个案。新学年开学前,慈济邀请受惠学子和父母出席颁发典礼,让学子在师长的见证下,接过来自慈济和社会的一份祝福。在富有人文的节目中,家长也能感受到志工的打气,更有力量面对种种生活考验。随着政府的教育拨款逐年增加,2016年末“新芽助学金计划”告一段落,感恩八年来共有102所中小学、工艺学校和收容中心的携手合作,嘉惠了超过十二万人次。

 

charity story 3

异乡落难的援手

25岁的中国籍客工许先生在车祸中,重创头部,四肢丧失功能,视觉和听觉也受影响。太太远从中国老家前来照顾先生,慈济志工接获医院社工来电后赶往医院关怀,并补助他们返国的机票。对于旅客或外籍客工遇难的突发事件,慈济接到来自台湾慈济或大使馆的通报后,亦本着“大爱无国界”精神,予以慰问和关怀,竭尽所能提供各种帮助,成为跨国关怀中接力的一棒。



随着社会问题越趋复杂与多元化,慈济的济助模式也随之调整和改善,目前在全岛实施的慈善项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