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证严上人发起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带动全球慈济人迈入环保志业。二十一世纪,实业家运用科技,将回收宝特瓶制成再生织品,带动绿色清流,开创另一个历史里程碑。
取‘大愛众生、感恩大地’之意,大爱感恩科技 (股) 公司两年前创立,让全台湾四千多个慈济环保站的回收宝特瓶有了‘化无用为大用’的实际意义。
“我们义不容辞。”慈济新加坡分会执行长刘济雨与该公司董事长黄华德接洽,表示全力支持再生产品拓展海外之推动工作。2011年的新春大爱园游会是难得的学习平台,因此特别增设大爱感恩科技摊位,首次大型展销再生产品。
展销的目标,不在于募款多寡,而是借此广推‘环保人文、爱的接力、完全回馈’核心价值,带动更多社区民众实行资源回收,落实环保于生活。
再生织品 绿色清流
宝特瓶抽丝,纺织慈济大爱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从环保回收、瓶色分类、拆瓶盖、制成瓶砖、去除标签、粉碎压制成瓶片、清洗分类、过滤造成聚酯粒、抽纱织布,最后成再生产品”。环保组志工余慧铢师姐,手拿纺织流程表,用心为民众解说。
根据统计,回收一支600ml瓶,和一支1500ml瓶,分别相等于节省0.52ml和0.78ml耗原油的能源,有助于节能减碳。此外,再生织品采用宝特瓶原色,不加颜染,省水与减少污染。获悉咖啡格子有领冰凉大爱衫是用咖啡渣做成,民众无不啧啧称奇。
承担推广工作的廖婕莹师姐,和团队一起学习布置展区、摆设展销,收获满满。“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能深入认识各种产品。听到民众的认同,心中充满感动。”
民众认同 回响热烈
大爱感恩科技摊位设在会场后方,三架木制专柜上,精心陈列了衣物服饰、婴儿用品与生活织品,超过十多种类产品。环保大爱衫、环保机能衫、冰凉大爱衫、三合一环保衫、圆领T-Shirt一字排开,各具特色,惹人注目。
“质地很好,很柔软。” 57岁的陈鸾香认识慈济多年,每年都抽空支持园游会。她对再生织品赞不绝口,一口气就请购了三条棉被、两件环保衫,环保袋、围裙、围巾各一件。
陈文兰与先生黄建全也响应支持,请购了‘REPET’圆领T-Shirt。陈女士也是环保份子,在外打包常携带环保碗、购物袋。有时忘记携带,用过的纸杯或塑胶杯,她都不舍得丢弃,拿回家反复使用,直到破烂才送去回收。
电子工程师吴慧铃从分会资讯网上获悉园游会活动。在这之前她根本没想到原本是垃圾的宝特瓶,竟可制成舒适、不失时尚的服饰。看到慈济的种种环保推广活动,她表示:“环保教育很重要。”
创意环保 服装走秀
‘与地球共生息’大型海报为背景,一张海蓝地毯,组成一个临时小型舞台。舞台的两侧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海报看板。
环保织品展销的协调赵信玉师姐认为,环保应该‘年轻化、知识化’,不失时尚,力邀年轻活泼的慈青来筹划‘服装走秀’活动。
六组活力十足的慈青、师兄师姊,亲身穿上慈济环保衫,混搭其他产品如包包,主持人用简洁有力的言语向民众介绍产品特色。12位非专业模特儿,走起台步来毫不怯场,展露出自信的笑容。
两天共八场走秀活动,引起欢笑连连、掌声不断。因病视力模糊的慈济照顾户陈振坤,虽眼睛看不清楚,但也被现场气氛带动起来,眉开颜逐。
在志工的大力推广下,大爱感恩科技产品的销售成绩斐然,两天共卖出约一千件产品,销售额高达三万新元,让志工对于接下来的几项大型展销活动更添信心。
资源回收 垃圾减量
与大爱感恩科技展区毗邻的,是慈青合力筹划的‘环保教育展区’,包括了环保看板、环保酵素推广、素食发愿等。会场的果汁摊剩下的果皮,慈青将它回收再用,现场向民众示范制作环保酵素,并四处分送,希望人人都能在家里尝试。在会场的洗碗区,志工也将环保酵素混入少量清洁剂来使用,清洗餐具的效力不减,但更加环保,减低化学清洁剂对环境的破坏。
园游会环保组协调许振耀师兄表示,今年朝‘垃圾不落地,垃圾减量’方向努力,全场都有环保组志工走透透,手提塑胶桶,弯腰捡垃圾,确保垃圾不落地。会场出口处还设置了资源分类处,方便民众随手做环保,并宣导‘垃圾是错置的资源’和‘丢垃圾前先做资源回收和分类’。志工也现场将回收来的瓶瓶罐罐冲洗干净,落实‘环保清净在源头’。
机缘巧合,几个月前经连丽娟师姐引荐,得到Biofuel Industrial Pte Ltd支持,合作回收使用过的食油。此外,每张餐桌皆贴上珍惜资源的提示,希望大家都不浪费盘中餐。
经过多年的宣导,前来支持慈济园游会的民众都会自动携带环保袋和餐盒。一家人就连小孙女也是慈济会员的李水治,带着多个环保餐盒和手推车来购买早餐给家人享用。她也帮忙无法亲自到场的朋友购买香积面。慈济会员Mr.Sumit 和Mrs Prachit,踏进静思人文区,就立即表示要购买环保餐具。Mrs Prachit的老板是慈济人,启发她萌起力行环保之意,希望购买合适的环保餐具,方便午休时打包,减少垃圾。“我先生一个,我一个,刚刚好!”Mrs Prachit满意地说道。
两天的园游会圆满落幕,志工竭尽所能从各个方面减少垃圾、落实资源回收,希望环保意识的种子,深刻留在民众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