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位家长在花道室里,慈少班马静老师分享道﹕“我们要尊重孩子和爱他们,并给予他们正面的思考。”于是,家长们纷纷制作卡片,并写下﹕
“阿嬷盼望你要听话,来慈济……”
“学业进步,做个‘铁珠族’。”
“爸妈对你的期望高,但也是爱你的。”
一句句窝心的话,把父母和长辈们对慈少的爱表露无遗。情绪刻在纸上,温暖传递到手上、流入心房,父母亲喝了孩子恭敬奉上的茶后,个个眉开眼笑,掏出了亲笔书写的卡片,为孩子献上深深的祝福与拥抱。有的父母较含蓄,一只手轻轻地握着孩子,看着孩子害臊的表情;另一只手则拿起了智能手机,为自己拍下感动的这一幕……
2011年11月27日,从早上九点至晚上九点半的新加坡慈少生活营,共有76位慈少报名参加。在圆缘时刻,筹委用心安排了奉茶的感恩环节,并邀请了慈少的父母或家人前来出席。
爱要表现出来
“之前没有想过,第一次接受孩子的奉茶,有点惊讶。”慈少沈泓凯的父亲沈其山表示。身旁的母亲陈嘉慧也来到了现场,接受女儿沈芷嫣的奉茶。
两个孩子来了慈少班才不过两次,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慈少静思营。今年14岁的泓凯所属组别包容组只有四个男生,虽然这是第三次参加慈少活动,但他却能自发地带动组员,包括以静思语为主题,在短短35分钟内编出一个短剧。沈先生表示慈少班的教学比较生活化,用爱教学,决定重新安排孩子周末的时间表,让他们能专注在慈少班学习。
奉茶彩排时,学员余建豪忍着痛,队辅妈妈在一旁扶着他。天生行动不方便的建豪,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跪下来。队辅妈妈在旁陪伴扶着他,他坚持要跪到双腿不能弯曲的程度为止。
营队十三小时的课程,建豪总是笑吟吟地,表现乐观。他说﹕“今天结交了新朋友,希望以后可以再来!”
母亲张丽君也是慈济志工。她说孩子报名参加慈少班,但从来都没有来上课。这次报名营队,是希望透过慈少营来吸引他,让其他同学认识他这个特别的孩子;同时也想鼓励孩子,虽然有缺陷,但还是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原因无他,因为妈妈亲身体会,对慈济的人文教育有信心。
参加慈济后,丽君师姊渐渐了解到﹕“我要接受他,他才能接受他自己。”师姊也从这次奉茶环节中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以前儿童班奉茶时(孩子)尚不知其意义,但今天他已懂得感恩。希望他每天想到今天的感动,就会想来慈少班。” 丽君师姊期许道。
奉茶谢亲恩
为了要让学员们更加了解奉茶的意义,筹委在感恩环节之前还安排了一堂茶道课。
慈济静思茶道始于1989年,藉此培养尊师重道、感恩的伦理道德,提升个人生活艺术和人文的修养。茶道礼仪中包涵以他人为先,感恩、尊重以及爱的精神。分会合心社教干事杨淑元师姊在为现场的慈少学员讲解茶道礼仪时,表示“有了人文礼仪,才能人见人爱”。
以茶就口的饮茶方式,以及“龙口含珠、凤头饮水”的礼仪,体现端庄、优雅的身教;而茶具更是讲究,圆壶代表圆满,以公道杯盛茶汤表示平等心,茶道用着装饰的叶子是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茶汤及茶食的搭配也是不容忽视,选用来自台湾苗栗县三义乡的小红茶叶,在低温同时有些湿度的高山上种植的有机茶叶,喝起来的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慈少学员大部分是第一回接触茶道课。然而,在每一个细腻的步骤里所体现的那份用心,让在场陪伴一起学习的茶道种子老师深感安慰。梅洁敏分享,从课程中学会以感恩的心对待家人,以后当父母亲想要喝茶时,会为他们倒茶。这时,刚巧在场协助音控的爸爸梅润光师兄及妈妈朱美英师姊听到了,顿时乐开了怀!
学员们从请茶直到善后的收拾分工合作 。在练习时,学员恭敬地从茶道种子老师手中接过茶汤,再以半跪的姿势一一为伙伴献上一杯茶。伙伴也恭敬地回礼,在老师的引导下,分三次把茶喝完。“三好茶”的涵义即是“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承担这次生活营茶道课协调的高美英师姊,感恩学员的认真学习,以及种子团队的用心成就,所展现的那份合心、和气,就是最大的力量。期许孩子们能有更多接触茶道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之下,深入体会茶道的精神。
终于到了感恩时刻,也是孩子们将所学付诸行动的时候了!爸爸妈妈一一入座,等待心肝宝贝前来奉茶,含蓄的笑容中难以掩饰期盼之情。
慈少学员随着柔和的歌乐声,跟着老师的队伍缓步向前,一直来到父母亲跟前。一个深深的鞠躬,一个下跪的动作,就已触动父母心。孩子双手恭敬地为父母奉上一杯茶,父母亲也为孩子献上深深的祝福,掏出了亲笔书写的卡片,无需太多的言语,回以一个深深的拥抱,任由两行泪水悄然落下。那一刻眼神的交流,是付出无所求的心声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