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新发意志工培训 雕塑人间菩萨

有人说,慈济是“人间菩萨训练场”。2012年第一次互爱及协力课程中,新进志工们立下了怎样的精进方向?3月16日,五百多名学员通过半天培训课程,更深入了解慈济慈善的缘起,四大志业、八大法印,也提起了一分走入人群付出的承担。


"SG20120318CUA-LFD-006”
首次互爱及协力课程中,学员们通过半天培训课程,深入了解慈济的缘起,四大志业八大法印,也提起走入人群付出的承担。摄 / 李副腆

2012年3月18日,慈济新加坡分会举办了本年度第一次的互爱与协力课程,让513名见习、灰衣和新进志工可以进一步了解慈济,培养正确的精神理念和道心。

互爱课的主题围绕在竹筒岁月,希望学员们可以更深入了解静思法脉,并在生活中学习克己复礼的精神。

全球70亿人口中,有将近20亿的人处于饥饿的状态。人人若能减少欲念,生活简朴,不贪享受,做到八分饱,把剩余的两分帮助别人,并且克制长期茹素的话,就可以减缓地球暖化的危机。

“最重要的是那颗决心,要有定力才可以坚持做到茹素,还有放下(原本的屠宰)工作。”身材高大的高荣发师兄就做到了。

荣发师兄在去年的环保联谊看了《生命的呐喊》短片后,当下就发愿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茹素。他已经开始茹素三个月,而且也辞去屠宰业的工作,转而在素食档帮忙。对他来说,虽然当初放下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确实有过内心挣扎,然而一念初发的悲心,让他坚持下来。

荣发师兄精进地发愿,要加紧脚步,希望在今年内成为培训慈诚。“我们要把握当下,因缘来了就去尝试。如果失败,就当作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曾许下要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如今他找到了人间菩萨道,内心更是坚定。

毕业慈青陈俐潓分享,因家业和必需照顾孩子,已有一段时间无法抽空参加慈济,唯一与慈济的联系是上网收看大爱台。为了让孩子接触证严上人的法并教育孩子,俐潓师姊每晚必定与孩子一起恭听上人的《人间菩提》开示。

有一次在环保站,孩子因俐潓师姊不像其他志工一样穿制服,而说妈妈不是慈济人,她当下心头一震。俐潓师姊表示,当时心想,制服虽是一种名相,却也激发了她想要继续当志工和接受培训的信念。

尔后,孩子在听了上人开示后,决定要素食。“没有吃素不能见师公上人。”孩子的童言童语让还没吃素并想回精舍见证严上人的俐潓师姊,仿佛再受到重重一击,恍然觉悟。俐潓师姊前两次报名培训都临时因事缺席,她很感恩这天因缘具足,能前来参与培训。想到上人身体已不如以前硬朗,她不禁当场流泪。

四十六年前,证严上人建立克难慈济功德会时,为了汇集教富济贫的善款,要弟子们每人每天在竹筒里投下五毛钱。目的是要让大家每天都发一念助人的善心,这是自救也是造福,意在募心而非募款而已,希望赶快凝聚大家的善心,方能趋吉避难。

这次培训课程,有四名来自柬埔寨的志工也报名参加。苏晓虹师姊表示,自从回台参与实业家静思生活营后,就开始把竹筒介绍给自己的员工。起初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行善的能力,她就跟大家分享竹筒岁月的故事,鼓励员工可以每天省下一百柬币(折合新币三分),帮助更需要的人。

其中,有一名经常跟随晓虹师姊去访视的司机,不只是落实竹筒岁月的精神,个性也有所改变,从爱埋怨变得知足、感恩。不仅如此,该司机还发愿茹素和带动其他同事。这让晓虹师姊体会到,如果可以用智慧改变一个人的观念,那么就可以进而启发更多人的善念。募款只是一种形式,募心才是重点。看到慈济在柬埔寨落地生根,志工队伍渐渐浩荡长,晓虹师姊感到无限地欣慰。

培训组在协力课中,为学员介绍了慈济的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并让大家了解“义工”和“志工”的差别。

“当义工只是想参与而参与,然而志工是发自内心觉得那是自己的本分事。”新进志工郭福涌上课后,更坚定自己要当志工的心念。去年他在佛教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接受治疗后,身体重获健康,也被慈济人文感动。从行动不便到如今可以走动自如的郭福涌,已年届78岁,仍决定要从受帮助的人转而变成造福者,投入环保活动。他还分享自己作的打油诗:“……少年壮年七十八,有心环保尽把力,慈济造福普天下……”

坐在轮椅上的欧世国,也是从慈济医疗中受益,继而走进慈济。两年前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走入位于红山的慈济义诊中心。医护团队的关怀让他很感动,也开始参与《水忏》读书会,从中渐渐学习改变自己的习气。他说,现在做起事来比较有耐心,脾气也比过往平和许多。虽然身体的缺陷让他在出席培训或共修时面对种种困难,然而志工的鼓励让他觉得“有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也开始投入环保工作。

证严上人坚信:“人有无限可能。”在慈济的“人间菩萨训练场”中,当一念善心被启发,即便微如萤火之光,每一个人都会发掘出自己那份照亮世界、汇聚光明的宝贵良能。

"SG20120318CUA-CQH-061”
大家在学佛行仪环节中,学习慈济威仪与默契,其中包括问讯及打手印等。摄 / 陈清华

"SG20120318CUA-CLX-018”
来自柬埔寨的苏晓虹师姊分享当地志工如何推动竹筒岁月,影响自己及身边的人,启发善念。摄 / 程丽霞

"SG20120318CUA-CQH-80”
78岁的新进志工郭福涌在佛教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接受治疗后,对医生及志工的关怀深受感动,决定要从受帮助的人转变成造福者。摄 / 陈清华

"SG20120318CUA-CQH-006”
欧世国(坐轮椅者)参与《水忏》读书会后,学习改变习气。身体的缺陷虽然让他在培训或活动中面对种种困难,然而志工的鼓励让他觉得「有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也开始投入环保工作。摄 / 陈清华

"SG20120318CUA-LFD-008”
从事屠杀业的高荣发师兄(右)在环保联谊看了《生命的呐喊》短片后,当下就发愿要茹素。尔后他毅然辞去工作,转而在素食档帮忙,发愿要让自己的双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摄 / 李副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