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站在五十週年的起点回望――海外慈济史结集启动

历史是善与恶的记载,恶作警惕,善要流传。慈济人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人间菩萨道,藉由一次“世纪性编纂工程”的总回顾,期盼为后人写美善历史、立佛门经藏。海外慈济史的结集工作已经开展,首场“慈济史教育训练工作坊”于8月2至3日在新加坡举办。


SG20130705 CUA CRJ 008
早在七月初,新加坡团队已进行工作坊前置作业,召集 “新加坡文史结集小组”同仁与志工进行说明会,分配议题及进行史料搜集。(摄 / 陈柔洁)

“证严法师不仅是慈济的,也是台湾的、世界的文化财产。”台湾国家图书馆专员曾向前来拜访的慈济人提议,希望借助该馆的专业设备,将慈济文物妥善典藏。

源于证严上人秉持师训“为佛教,为众生”,从东台湾一隅,救拔苦难的步履曾深入阿富汗、朝鲜等地,如今慈济四大八法遍及全球五大洲,于2006年四十周年宣布成立慈济宗。2012年,在上人的殷切期待下,静思法脉暨慈济宗门文史结集研修中心(简称结集中心)正式成立。

“上人的讲经具有时代性,四十多年来因应当下时空提出人心要如何净化;而慈济人在各地推行志业、就地付出,见证和参与了历史过程;更重要的是上人让我们行经,回过头当我们去读经时也可以读得懂。”结集中心编纂処主任洪素贞(静原)阐述文史出版总纲:为时代作见证,为人间写历史,为慈济立经藏。“透过结集出版,世人才有机会了解其演变成长,法脉宗门在不同国家地域如何继往开来。”

SG20130803 GNA WSZ 023
静思法脉暨慈济宗门文史结集研修中心编纂处主任洪素贞(静原)与同仁颜婉婷、黄莉珺亲临新加坡分会,展开海外首场“慈济史教育训练工作坊”。(摄 / 王素真)

SG20130802 GNA WSZ 009
洪静原主任在第一堂课中向学员讲解结集中心的使命与出版构想及海外慈济史规划与架构。(摄 / 王素真)

汇集归纳 修史第一步

结集中心规划在2016年慈济五十週年之际,依序出版经藏、史藏、子藏和集藏,至今已汇整了十四部上人的经藏声音档,海外慈济史的结集工作亦同时开展。

2013年8月2至3日,海外首场“慈济史教育训练工作坊”在新加坡举办,结集中心编纂処主任洪素贞及同仁颜婉婷、黄莉珺亲临新加坡分会指导,除了协助检视各类史料,也希望传承史料蒐集、整理归纳与考证的实务经验。

近代教育家、史学家梁启超将史料喻为历史的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则无復史之可言”。黄莉珺讲解,过往事件中留下的任何纪录,由史学家从中建构过去人事的论述,即成历史。因此,无论文字或非文字(图像、影音、实物),原始或间接,史料蒐集力求真实、正确、完整,越贴近第一手资料越佳。

当四散的史料归于一处,顔婉婷传授汇整要诀:“分门别类、改档入夹、建立清单”,盘点清单再回头追,形成补齐疏漏的循环。步骤看似简单,学问却不小。单就资料夹的开设,就需依照法脉宗门、志业别、事件项目等层层递进,更重要的是统一文件名称,让人人都能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其纲要和迅速引用。

因此,归纳史料前不能不细读其内容以确认性质,再标示重点,编列索引。顔婉婷与新加坡学员分享:“近年来慈济志业并行,比如助学金计划同时推动校园环保,非单一事件。如果无法判别归类,不妨和行政团队沟通,了解当初举办活动的首要用意。”她也鼓励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模式,提升对史料属性的掌握。

证严上人慈示:“想法与观念就是‘静思法脉’的法,实践于行动就是‘慈济宗门’的志业。”海外慈济史架构经上人订立,即以慈济人都熟悉的“法脉”、 “宗门”规划,依各地志业特色铺展,以年繫事,以事繫人。洪老师说:“这将有异于以往我们所出版的週年庆纪念刊或成果薈萃,每一个事件都会追溯法源,慈济人当初如何回去请示,上人如何指示,大家又如何共识和推动。”

SG20130802 CUA WSZ 016
颜婉婷师姊于《史料整理规范》课程中,传授史料汇整的要诀,即:“分门别类、改文件入夹、建立清单及回头再追”。(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GNA WSZ 005
工作坊着重实作讨论,学员们根据编纂处提供的新加坡史料,即席运用所学,分组进行整理、归纳和考证。图为黄莉珺师姊(右二)给予指导。(摄 / 王素真)

始于足下 与时间赛跑

工作坊着重实作讨论,学员们根据编纂处提供的新加坡史料,即席运用所学,聚精会神地进行整理、归纳和考证。“这是那类原始史料?这样命名正确吗?”“这两处的活动日期怎麼有出入啊?”遇到无法共识的疑难之处,就会听到此起彼落的求教声:“老师!”

台下听得用心,台上教得起劲。黄莉珺以实例示范多元史料的拣选、来源判别、交叉比对与考证。在去芜存菁之餘,她也提醒大家避免因个人主观而汰选史料。“即使是失败经验也无须避讳,因为事相都有起、承、转、合,凡有助于后续事件推展的都可入史,以求鉴往知来。”

顔婉婷则以“一滩血”事件补充说明,为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当时状况,他们特别前往国家图书馆翻查早年针对住院保证金的报章报导,小心翼翼地一张张扫瞄建档起来。

她并分享上人的叮咛:“无论是肯定或批评,都要收集,因为许多历史事件反映当时的政治情势、社会文化背景;即使因为种种考量而不曾公诸文刊的史料,亦须用心收存,除了保存历史,也让后世了解实情。”

慈济新加坡分会成立二十年来几度搬迁,庞杂的史料散落四处,既有代代封箱相传的纸本文件、书信、照片等,也有光盘录影带以及各处资料库的数位化资料。分会同仁请教应对之策,洪老师以“历史越久越有价值”鼓励大家“再不整理就来不及”,若这些珍贵史料始终躺在纸箱里,难保日久风化湮灭。当中若有较敏感的内部资料,她建议同仁汇集后让她带回本会向上请示后续处置。

洪老师任引述上人对文史结集的期许:“是为巩固法脉宗门的精神理念,为后世静思弟子、慈济宗门,树立可供依循的修行法则、教育规范。”结集中心的出版品将是正式的官方版丛书、静思佛学院教科书,也是外界研究慈济学的依据。

她期待把握这次修史的好因缘做一遍总校订,正本清源,避免因网络讯息流通而不断复製错误;更希望聚眾之力,邀请各地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共同参与慈济史编纂工作,出版后能在当地广为流传。

SG20130803 GNA WSZ 011了解文史结集“采编留存用”的流程后,笔耕志工吴佳翰更体会到在第一线采集数据必须审慎求真。 (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GNA WSZ 043
慈善组同仁谢佳君感恩工作坊课程让他学习良多,并忏悔当初接到任务时的烦恼及分享如何转换心念。(摄 / 王素真)

菩提新芽 相偕来承担

从事环境工程的年轻志工吴佳翰,经常在活动中承担笔耕勤务。了解文史结集“采编留存用”的流程后,他更体会到在第一线採集资料必须审慎求真。他以家乡沙巴近期因土地所有权纠纷为例,感叹:“历史若出现争议,可能会引发战乱。”

“看著一堆资料,真的很想把它消灭掉!”慈善组同仁谢佳君坦言自己当初接到文史结集任务时十分困扰,翌日做早课时,却不可思议地听到一句开示:“当下需要你的时候如果放弃,分秒就成不了历史”,如同当头棒喝把他敲醒。谢佳君很感恩两天课程让他学习良多,自谦能力不足的他发心说道:“自己可以贡献给这个团队的就是愿力!”

新加坡分会执行团队在今年六月的多国董事会中,了解本会文史结集的方向,返国后即请人文真善美部门主管杨淑元积极跟进。六月底,“新加坡文史结集小组”成立,由杨淑元承担召集人,组员涵括了分会行政事务室、各个部门推举的行政同仁窗口、人文真善美部门同仁、合心人文真善美干事,以及人文真善美志工,共23人。

两天的教育训练工作坊除了小组组员,执行团队及资深文宣布展志工等人也列席旁听,把握因缘求法。执行长刘瑞士为大家打气:“感受到结集工程浩大,同仁、志工们也都各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但不要怕,我们是一个团队,除了五位资深人文真善美志工,还有执行团队都是大家的靠山,再不够,还有洪老师和同仁、王端正副总,还有上人!”他期勉大家虚心求教,「用使命感来克服,全力以赴!」

活络精进的学习氛围,让洪老师表示感到鼓舞,并侃侃而谈自己当初受委为编纂处主任的几番心情转折。再苦再累,眼泪一擦就继续上路,她深信上人的智慧引航,让她更能发挥生命良能。

她语似吟咏地分享:“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我们所有人都走在一个不断来回的旅程,没有谁可以长住于世间。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一条长河见证过无数生命,如果我们把这些都留下来了,那后人可以浏览,子孙可以从中学习。当我们自己再回来时,一样可以找到一条身心都可以安顿的路。”

课程中,资深慈济人无私传承,话说当年;年轻一代认真备课,亦步亦趋地学习。四名马六甲分会旁听学员之一的方莉霞,感动于师资团的用心,哽咽地说:“来了之后感觉踏实很多,知道这条路要怎么走。老师给我们很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产生很大的共鸣,有老师带著我们做,真的要很珍惜。”

海外慈济史从新加坡开始启动,得到了上人的祝福。因其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分会对文史的认知,洪静原老师希望可以运用新加坡的先行经验,充盈海外慈济史的结集作业流程,期勉大家完成汇集后逐步迈向史料编纂。“史就是事实,具体的生命血肉就在于那个实在的过程,我们的文字也许朴实,但稍加点缀就是一篇篇完整可读、富有‘慈济魂’的历史。”

SG20130803 GNA WSZ 044
来自马六甲分会的方莉霞,于圆缘时刻语带哽咽地感恩师资团队的用心及给予的精神力量,让她产生共鸣及感到踏实。(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GNA WSZ 059
圆缘时刻,新加坡分会执行长刘瑞士师兄代表分会致赠学员“感恩扑满”给洪静原主任;而洪主任则将学员们的“发愿扑满”交付执行长,相约以信心、毅力、勇气,承担起文史结集的使命。(摄 / 王素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