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读《静思语》 为人生觅良友

2013年8月3日,曾任《静思语》编辑的洪素贞老师受邀与新加坡会众分享编写《静思语》和慈济歌的心得体悟。她祝福大家都能从《静思语》中受益,把一句句好话当成良师益友,陪伴大家走过人生每一步。


SG20130803 CUA WSZ 015
洪老师娓娓道来自己如何从一名记者成为《静思语》编辑的因缘及句句好话背后启迪人心的每个故事。(摄 / 王素真)

为了新加坡慈济文史结集的准备,慈济新加坡分会举办了“2013新加坡慈济史教育训练工作坊”,并邀请静思法脉暨慈济宗门文史结集研修中心编纂处的洪素贞(静原)老师、黄莉珺和颜婉婷来指导。

新加坡慈济人把握因缘,邀请曾任《静思语》编辑的洪老师分享编写《静思语》和慈济歌的心得体悟。2013年8月3日的《静思语与慈济歌》讲座,一共吸引了近四百人出席。

从记者到《静思语》编辑

追溯《静思语》出版的缘起,洪老师说在1987年台湾总统蒋经国宣布台湾解严,当时的社会风气奢靡动荡,股市、房市狂飙,个人道德信念动摇。当时的文人迫切地寻找能安定人心的读物,以导正社会乱相。

1989年4月,在报社工作的洪素贞因代替同事做采访,前往花莲拜会素未蒙面的证严上人。对谈过程中她有着很深的感动,犹如“百花遇到风,石头遇到佛”。从上人的言谈及善行,她见证了慈悲。

访问结束后,证严上人在大殿门口,邀请洪素贞常回来花莲,当时她不假思索地答应,并在心里发愿:“将来有需要, 我一定来帮忙慈济。”这个承诺奠定了她与上人的师徒缘分,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为证严上人的慈悲所感动,洪素贞写了三篇有关慈济人、慈济事及四大志业的报导,但在刊登之际却因报社要报导政冶人物新闻,总编把原定的三天版面减为两天,她也只能妥协接受。

同年4月19日,洪素贞把已写好的证严上人传记寄给上人,不料两天后就接到上人的亲笔回函,字字娟秀遒劲,句句都像在呼唤,让她非常感动。

不久后,洪素贞收到资深媒体人高信疆先生的邀请,希望将证严上人的智慧法语编辑出版。其时洪素贞已离辞,想起之前的发愿,就投入了相关资料搜集。文学功底深厚的她以仿《论语》文体,整理了上人对弟子的开示、随师日志、讲经纪录等等,然后交托给九歌出版社发行了《静思语》。

她认为,证严上人在《静思语》里传承并接续孔子“仁”的体现,将人文实践的精神发展到最高点。当时高信疆先生是抱着为社会注入清流、安定人心的心念,倾力推动《静思语》出版,不计盈亏。结果《静思语》出版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非常畅销。

SG20130803 CUA WSZ 011
2013年8月3日,曾任《静思语》编辑的洪素贞(静原)老师分享编写《静思语》和慈济歌的心得体悟,吸引近四百人出席。(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CUA WSZ 027
洪老师的演讲,紧凑扎实,风趣又不失文雅,逗得全场会众笑声连连,掌声不断。(摄 / 王素真)

从《静思语》到慈济歌

经过24载,静思语已演化为“静思花语”、“静思茶道”、“静思语教学”、“静思手语”、“静思书画”及“慈济歌选”,通过这些管道散播静思人文,大爱精神,发挥净化人心、以善导善的力量。

把静思语入歌,就是以文字入歌,以教化入歌,以肤慰入歌,所以慈济歌曲充满着文学气息,具有教化人群及肤慰伤痛的特色,有别于流行歌曲。慈济歌选的创作是为了感动人心,启发善念,接引有心人为大爱付出,让自己的人生更亮丽。人生的美,在于付出无所求。

洪老师在总结她的分享时说:“要紧记好话,它会在需要的时候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引导你。”她勉励在场的会众把握当下做好事, 做自己人生的导演,不要只当演员。

会众王彩丽表示她每天都有读《静思语》。“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都能够解答我心里的疑惑。”

另一名会众白金美说,她刚刚抽到的静思语是“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付出才是人生的创造者。”她觉得这句话让她有很深的体会,因为说中她自己现在没有工作。“所以我觉得应该要找一些事做,不要做人生的消费者。”

洪老师的演讲,紧凑扎实,风趣不失文雅,让台下笑声连连,掌声不断。期盼与会者把感动化为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加分。

SG20130803 CUA WSZ 038
听过讲座后,会众们纷纷响应洪老师的呼吁,将一本本的静思语相关丛书请购回家。(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CUA WSZ 039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都能够解答我心里的疑惑。”会众王彩丽(右一)分享她读《静思语》的心得。(摄 / 王素真)

SG20130803 CUA WSZ 043
会众白金美展示刚抽到的静思语“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付出才是人生的创造者。”这句静思语让她体悟到不应做人生的消费者。(摄 / 王素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