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小巨人,他的影子就是本尊,生命中还有许多不完整,我会好好补修学分……”此起彼落的笑声伴随着轻快的营队主题曲《小巨人》让平时幽静的静思堂热闹起来。活泼有趣的破冰游戏,为2017年新加坡慈青生活营“寻‘仁’启事”揭开序幕。
慈青生活营于8月25日至27日举行,并迎来大约23名在籍大学生和理工学院生参与。在三天两夜的生活营里,学员暂时放下手机,透过动、静态课程与身边人互动,从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礼仪之美 用心在当下
为了让学员更进一步了解慈济世界,学员以攻站的形式进行“礼仪之美”的课程,学习慈济在衣、食、住与行上的基本礼仪。透过实作和观察,让他们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专注自己的体态,同时也会把心态照顾好。
慈济志工时常会坐在蒲团上听课,所以也让学员学习如何入座和离座。团体之美,来自于个人的美。外出时,慈济人身穿整齐制服团进团出,呈现出整齐一致的美。“看着手机和不看着手机走路,差别就很大。”慈青学长戴佳璧分享道。他鼓励学员在生活中养成专注当下的习惯,更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应该边走路边看手机。
来到了“食”的攻站点,学员专心观察和聆听志工的示范和讲解,学习食的威仪“龙口含珠,凤头饮水”、坐姿以及餐桌卫生等。透过餐桌上的礼仪,希望培养学员感恩心与惜福心,感恩盘里的食物粒粒皆辛苦,得来不易,进而再尊重食物、不浪费,懂得惜福。
现今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的方便,然而,科技却慢慢从“利”滋生出了“弊”。学员以辩论的形式,共同探讨话题“社交媒体对人类利大于弊”。学长余承翰在“科技与人文”的课程中表示,人类应该是善用这个工具(科技)的主人,而非被工具所掌控、影响,甚至改变生活规律。
随着天灾人祸屡屡发生,人类需要觉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学长吴佳翰通过影片和环境数据,让学员警觉到保护地球迫在眉睫。他期冀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地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和素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最后,学长陈子荣、徐敦盈和在籍慈青陈进财分享当志工的所见所闻和感悟。他们分享道,慈善和赈灾是理解和给予受惠者所需要的,鼓励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并非提供我们想要给予的。徐敦盈分享一个接受过慈济援助的51个孩子如何每天节省一把大米,在一学期里汇聚成110公斤大米捐给慈济的故事,让在场的学员了解受助者也可以发挥善的力量,传递爱心。
当志工的过程中,让徐敦盈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与家庭,见识到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处模式,让她学会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学习保持一种开放兼容的心态。陈子荣和陈进财勉励学员在照顾好学业之余,不忘以行动实践为志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个志工的付出可能如水滴般微不足道,但是水滴石穿,每份付出都有它的意义。正如静思语所说“寻求生命的答案,在于身体力行的体悟。”希望通过学长的分享,能够启发学员投入志工行业,让爱心化作大爱的清流。
写下心中话 行孝不能等
傍晚,营队安排了“行孝”环节,学员听过两名资深学长分享与父母的点点滴滴之后,都很有感触,对父母的体恤浮上心头。“父母亲会老去,会有离开的时候,不要等到来不及,趁现在把心中的话写下来......”主持人温暖的嗓音带领学员尝试倾听心中的声音,把不敢当面跟父母说的话,一一写在纸上。
学员想着自己最亲的人,好多思绪涌上心头,有的人边写边落泪。一些学员把信装入信封前不禁再仔细阅读一番,读着自己写下的心中话,当寄到父母手上时,还要把握机会亲口说给父母听。
营队的最后一天,学员来到了慈青常月关怀的长青园安老院。学员与阿公阿嫲嘘寒问暖一番,他们摸着阿公阿嫲的手,轻轻搭着他们的肩膀,就像他们的孙子一样。接着,学员分成五组,各以唱歌、手语和戏剧等方式为阿公阿嫲带来欢乐。坐在前面的一名八十多岁阿嫲也忍不住跟着年轻学员动起来,把大家都逗乐了。
陪伴阿嫲的刘诗妮,看着阿嫲欢喜的脸,让她不禁回想医院里的病患。在义安理工学院就读第三年护理的她,实习时,看过医院里的病患痴痴地等待家人的探访,但却只能看着隔壁床的病患有家人探访而羡慕不已。
“他们一定很需要他人的关爱。”想到这一点,让她更想陪伴这里的阿公阿嫲,让他们感受到有家人的陪伴。远从马来西亚来新加坡求学的她,也期许自己回家后,可以以一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人。
第一次在大众面前独奏古筝的蔡棨倩,虽然前一晚练到十一点半,但却不觉得累,而是越弹越欢喜。“虽然心里紧张,但是看到阿公阿嫲的笑容,内心却充满欢喜。”
“9月25号,八月初五我的孙子来……八月初五我的孙子会来……”学员张绮恩分享她遇到的阿公,挂念着孙子来探访自己的日期,心生感慨。她心知能陪伴父母和亲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这位阿公再次提醒了她,孝顺要及时。她说:“这道理我们早就知道,就是没有迫切感。”
圆缘 人人心中有仁慈
“圆缘”环节,属意圆满此次相遇的缘份。学员张文聪分享说:“当我们比着‘幸福的脸’的手语时,阿嬷跟着我们比,那最后一个动作是笑着双手托起自己的脸,当时我看到阿嬷露出一张幸福的脸,我整个心都放下来了。”目前就读护理系的他喜欢跟老人相处,所以营队安排的安老院送爱活动让他很感动。
学员汤颖儿的姐姐和身边有朋友是慈济志工,因此知道慈济这个慈善团体,但自己并没有实际参与。直到这次营队,她终于从认识慈济,到认同慈济的理念。就读护理系的她,对于慈济爱护大自然环境而推动环保的举动表示认可,并愿意成为慈青,减少肉食支持环保,也希望有机会参与赈灾,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圆缘这一刻,静思堂的佛堂,慈青用福慧灯拼出一个大“心形”,心形内有个“仁”字,提醒大家:“人人心中本有仁慈。”社会需要一群怀着仁爱之心的年轻人,守护地球家园和将爱与善扩大到世界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