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篱家布衾”开放日 编织社区故事

疫情阻隔了我们,连笑容都被口罩遮掩。当日常交流变得困难,“篱家布衾”社区艺术计划在四个周末举办开放日,尝试搭建一个平台,让彼此的心情被看见,让你我的故事被倾听。


SG20200920 GNA WXJ 115透过邀约民众一同参与缝制一尺见方的地毯,篱家布衾计划让各个社群能够接力完成由布艺作品建构的“家屋”。(摄 / 王秀娟)

“在疫情和隔离期间,看见部分新加坡人一起和客工朋友创造如此和睦的氛围,让客工说出自身故事,感觉非常温暖人心!”来自美国,长居新加坡22年的莱丝莉(Lesli Berggren)感动地说。

2020年9月20日的周末下午,莱丝莉受好友王文清的邀约,来到慈济人文青年中心(简称青年中心),参加“篱家布衾”社区艺术计划 (注)的开放日。此计划由青年中心与合作伙伴叁南瓜所主催,是个结合本地居民与客工朋友等群体的协作计划。

莱丝莉在叁南瓜进驻艺术家王文清的细心导览下,聆听了他的创作缘由,以及他与宿舍客工交流的经历。在青年中心面向义顺湖的出口,王文清主策了一间由55个布制三角形拼凑而成的“家屋”装置

开放日这天,筹办团队邀请了青年中心附近的居民来缝制地毯,以一人一片的方式接力完成家屋的地板。“这好比用地毯支撑着客工这个群体,用家的概念来‘拥抱’他们。”莱丝莉形容道。

在慈善团体工作的莱斯莉表示,“篱家布衾”计划可以提升大家的对客工群体的关注,“他们就像你和我,有家庭、有父母、有孩子,却在弱势的环境中求生。”

SG20200920 GNA WXJ 093
莱斯莉响应王文清的邀请,在舍利塔布衾上为疫情受难者缝上纽扣,以示敬意。(摄 / 王秀娟)

小工作坊 办在湖畔

雨后的下午四点,天气清爽。十名民众报名了地毯缝制的工作坊。十六名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协调与教学,他们有的是叁南瓜的志工,有的是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的学生。

和一般工作坊不同的是,参与者在“家屋”旁学习缝制。这里面向出口和湖景,空气流通,可欣赏雨后宁静的湖色。参与者在模具的帮助下,把各种颜色的布条,编织成一尺见方的彩色地毯。大家边缝制边交流,时而传来笑声与歌声,偶尔还会随着小收音机播出的老歌而起舞。

“活动地点还蛮特别的。”喜欢手工的庄昕汇第一次报名青年中心的活动。她住在青年中心附近,时常前来用餐。在朋友的推荐下报名,用了两个小时仍未完成手上的作品。原本她想拿回家继续缝制,但听志工解说了计划缘由后,决定把为作品捐出,作为地毯的一部分。

来自艺术学院的丝蜜哈(Smiha Kapoor)是“篱家布衾”计划的实习生,“今天的工作坊很棒!我们花了不少时间了解缝制背后的原理……能成为这个装置作品的一份子,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丝蜜哈来自印度,因为疫情而无法回家度过暑假,自八月起她每周前来帮忙。“这个地方很棒……很宁静、很漂亮。”丝蜜哈笑着说:“在这里能够专注心思。”

旧衣升级 化身地毯

来自民众捐赠的旧衣服,经裁剪成布条后,成了编织地毯的原料。8月30日和9月6日,慈青和艺术学院学生走访了青年中心附近的组屋区,向民众宣导二手衣物收集以及开放日的信息。不少民众因此认识青年中心,纷纷把衣服捐出。

毕业慈青林峻宏自六月底积极投入筹备工作,初期协助架设“家屋”;八月开始协助在“家屋”内部架设象征“床”的灯饰;八月底开始,他协助协调二手衣物的回收。

虽然不曾在疫情期间和客工面对面接触,他透过此计划慢慢了解客工群体,“他们被迫留在新加坡,无法回家,也有很多关于客工的议题浮现,因为疫情的关系,对客工来说非常地艰难。”

另一名慈青黄蕴名提及,在逐户拜访时,一名民众曾提问为什么不直接把旧衣服送给客工,反而用于展览。她解释,虽然物质援助不可少,但客工的心灵照顾更加重要。

SG20200906 GNA WYW 112
慈青和艺术学院的志工,手拿地毯样本,一起到青年中心附近的邻里展开宣导。(摄 / 吴伊文)

SG20200906 GNB WJH 026
林峻宏(左)和黄蕴名(右)向有兴趣捐赠衣物的民众留下青年中心的联络方式。(摄 / 吴佳翰)

短暂交流 走近客工

“感觉很神奇啊!”黄蕴名看着逐渐成型的艺术装置,联想到之前自己在客工宿舍所接触的两名中国籍客工,在缝纫过程中向她倾述的忧虑。“他们说朋友都去开工了,我们还被关在这里,老板还没来电。”

从短暂的交流中,黄蕴名认为“他们可以出来和别人互动,透过抱怨,可能可以发泄心里的负面情绪。”

甚至对她而言,参与志工活动也排解了她在阻断措施期间所累积的苦闷。“发现还有人的情况比我辛苦。我们至少可以出去,虽然说要戴口罩。但他们不能出去。”

当天,她把感触化成Instagram的限时动态贴文,配上静思语“有苦的人走不出来,有福的人就要走进去。”

SG20200709 GNA WSX 045
七月初,黄蕴名(中)曾到客工宿舍,和中国籍的客工有说有笑。(摄 / 王绥喜)

SG20200920 GNA WXJ 083
除了缝制地毯,工作人员也邀请来访的民众将后方墙上的作品和家屋墙上的作品对调。(摄 / 王秀娟)

连结社区 重在参与

“篱家布衾”计划连结了不同的社群,起初林峻宏并未意识到其意涵,“后来发现,我竟然和不同群体的人一起合作。刚开始只是和王文清沟通,后来也和其他艺术家、慈青伙伴、慈济志工,或是艺术学校的学生一起交流。”

尽管没有艺术创作的经验,林峻宏说王文清从不会轻视他的投入,接着模仿王文清鼓励自己的语气:“没关系,这还可以,或许你需要改进这边和那边。”

丝蜜哈也认为王文清非常尊重她的想法,也不抗拒新的创意,“这是我认为这个计划特别的地方。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而是一群人,互相参与和付出。”

叁南瓜负责人林诗韵对首次开放日表示满意,因为活动吸引了对缝纫非常有兴趣的民众,有的不曾听闻此计划,扩大了社区的参与程度。

“篱家布衾”开放日计划在9月27日、10月4日和11日的下午遵循同样的模式进行,欢迎民众前来。此计划将由青年中心承接和扩大策展,于11月30日至12月29日进行长达一个月的“篱家布衾:故事展”。

注:“篱家布衾”计划的主策艺术家是王文清,主办单位是慈济人文青年中心和叁南瓜。计划主要赞助为马来亚银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为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慈善信托The Majurity Trust、义顺集选区百盛艺术计划、忠邦社区艺术及文化俱乐部,以及义顺东社区艺术及文化俱乐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