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当青年张伶璘(Rachel)偶尔到慈济青年人文中心,度过悠闲时光,看到这片开放的建筑空间和周边公园茂密的林荫,她总想着若能让更多孩子走进大自然,该有多好。
今年年中,Rachel和伙伴上官巧欣(Chloe)于是萌生念头,向慈济人文青年中心团队提案,让她们在这里为小学生举办一日“探险”活动,陪伴孩子离开密闭的课室,走到大自然放松一下,同时融合故事与艺术创作,启发他们的想象与创造。
两人将这次的社区计划命名为“想象力学堂”(School of Imagination),经过数月的规划与实践,她们最终成功将计划付诸实践,并且在“国际青年领袖培育计划”(Inter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中荣获第三名。
以自身信念回应时代挑战
近几年,全球社会与环境面临快速动荡,气候变化、人权问题、贫困等挑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青年世代愿意挺身而出,面对问题,实践社会创新。今年,“国际青年领袖培育计划”(Inter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简称IYLP)迎来第三届,这是首次有新加坡青年参与其中。
“国际青年领袖培育计划”由慈济国际青年会(TIYA)主办,面向20至35岁的全球青年,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今年计划自三月启动,国际层面邀请了多位专业讲员安排多元课程,培育青年发掘永续问题;新加坡则由慈济人文青年中心提供在地支持,为青年连接人脉与资源,协助他们实现公益理想。
新加坡共有五位青年参与此次计划,分为三组,除了Rachel和Chloe的“想象力学堂”,还有两组分别聚焦睡眠健康和环保议题。其中一组通过宣导摊位与工作坊,帮助上班族探索睡眠的奥秘;另一组则致力于推动餐饮企业采用循环餐具,减少免洗餐具的使用,从源头降低碳足迹。
净滩外的永续公义
如何让城市里的孩子重新接触自然,又能在艺术与故事中释放想象力?今年九月学校假期,Rachel和Chloe携手打造的“想象力学堂”,把课堂搬到自然中,让孩子以花草树叶为媒材,发现大自然的魅力。
“很多教育活动都集中在净滩、环保回收等具体议题,但很少机会让孩子真正亲近大自然。”两人想让永续议题变得贴地,连接新加坡的实际处境,Chloe说:“在新加坡,接触自然的风险经常被放大,比如害怕孩子摔倒或受伤,这让我们觉得需要用更轻松的方式,让孩子走近自然。”
两人查阅相关研究发现,太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原来不利于小孩子的心理发展。Rachel解说:“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花更多时间待在室内或使用电子设备,而教育孩子时,比起全面发展,学术成绩往往更被关注。”
为了让计划更贴地,Rachel和Chloe将活动地点选在慈济青年中心周围的公园。计划得到了青年中心团队和“友师”(Mentor)莎丽法(Sharifah Faizah)的全力支持。作为青年发展专员,莎丽法提供许多宝贵意见,比如如何协调场地使用,避免其他活动干扰。筹备这场一日营共耗时五个月,还包括两次志工培训,让志工熟悉“森林学校”的方法与理念。
尽管前期准备充足,但到了活动当天,面对20名性格各异的孩子,大家依然遇到手忙脚乱的时刻,却也充满惊喜。Rachel回忆:“我们没有设定明确路径,让孩子自己探索。他们用捡到的落叶和花朵完成艺术创作,还参与自然写生。”
在另一环节中,志工鼓励孩子通过故事和绘画与自然对话。“我们引导孩子想象‘如果这个花园里住着一个人,他会有着什么故事?’有些孩子去触摸罗勒叶、薄荷叶,然后即兴编织了小故事。”Chloe说道:“但也有孩子抱怨天热,甚至忘带水瓶,整个场面有些混乱。”
尽管如此,两人认为,这些挑战是成长的一部分。正如Chloe所说:“只要孩子们能从中获得属于他们的体验,这一切就值得。”
利己又利他的青年共创
可以发现,几位青年都特别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Rachel曾在聚友爱组织(Ground-Up Initiative,GUI)担任志愿者,参与打造“甘榜社区”,也曾在民众俱乐部实地服务;Chloe在大学时就因为关注环境议题,而认识了Rachel,如今在一家非盈利组织工作,协助初创企业开发水资源解决方案。
另一名参与者峻铭(Chime Ngawang)是一名社工,专注于自杀干预与心理健康支持工作。繁忙的职业外,他发起了睡眠卫生相关的“数羊计划”(The Counting Sheep Project),将自身对睡眠问题的关注延伸到社区行动中。
“新加坡社会往往把熬夜和忙碌视为荣誉,从念书时就这样了,这种文化让许多人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 Chime说道。根据一项全球睡眠调查,新加坡人均睡眠时间仅约6.5小时,排名全球倒数第三。
“数羊计划”以青年友好的方式切入,通过趣味游戏,帮助大家更轻易理解睡眠科学。例如,在“设计你的房间”游戏中,玩家学习如何调整灯光、噪音和布局,模拟理想睡眠环境;而“睡眠塔罗”卡牌游戏,则让玩家在互猜的趣味桌游中,反思生活习惯对睡眠的影响。
“与其完全依赖专家,我们更希望通过游戏,或者同侪间的分享,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的起点。”Chime说道。
借助青年中心的资源,Chime不仅在一次“Parking Day”活动办了个宣导摊位,还在十月组织了一场深度的睡眠工作坊。活动时长两小时半,有两名专业的心理师共同参与,内容涵盖科学知识、睡眠环境布局讨论、放松练习等。
Chime 感慨道:“许多来参与的民众,都在某个节点经历了睡眠问题,甚至有的人已困扰了数十年。看到参与者不仅从专家那里学到知识,还同侪分享找到支持,感到少一点孤单,觉得这样的社群氛围非常宝贵。”
他还特别感谢青年中心支援场地、志工人力和宣传:“青年中心给了我连接社区的机会,直接面对目标群体。我也在筹备和执行中受益良多,从友师那里学到了更专业的策划方法。”
助永续理念在青年中心贯彻
青年中心长期有各类组织租借举办,或合作联办活动,而一场看似成功的活动,背后有时会有资源的浪费,因为若使用免洗杯子餐具,通常都难以回收。
近年永续发展成为企业形象的关键,黄伟伦与陈诗韵(Sherin Tan)发起“绿色空间计划”(The Green Space Project),倡导循环餐具使用,希望以慈济“清净在源头”的理念减少污染。他们还设计了碳足迹计算模型(Impact Quantification Model),不只是为了追踪和减少垃圾,也用于量化活动中减少碳排放的成效,说服业者让每一个决策都更贴近环保的理想。
目前,黄伟伦和陈诗韵正筹备明年的首次试点活动。他们已与循环餐具供应商敲定初步合作方案,并计划协调餐饮供应商和活动主办方的对接,建立一套餐饮服务流程。尽管如此,他们也面临着物流协调、食品卫生责任及成本效益等挑战。
“确保方案在经济上可持续,同时维护食品卫生的高标准,是我们当前的重点任务。”黄伟伦表示,“绿色空间计划”也希望能在社区中播撒环保的种子,让每位参与者都能体会到,个人的选择足以为地球带来改变。正如证严上人开示:“减少资源浪费,就是造福人间;回收资源再制,就能富足社会。”
两人的友师姚凌凌,也是青年中心的永续专员。她坦言,青年中心在永续理念的宣导,有时在实践层面稍显不足。姚凌凌举例,中心虽然张贴了解释“5R环保理念”的海报,但实际行动的体现,对公众来说可能并不明显,而“绿色空间计划”填补了这一空白,将永续理念贯穿于中心的日常经营中,也可以让公众看到具体的环保行动。
姚凌凌还观察到,这次参与计划的几位青年普遍具备热情与行动力,愿意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关注社会议题。她说:“他们有家庭、有工作,已经疲于奔波,但仍愿意把空余时间投入在永续行动上。这份心力和坚持让我非常感动。”
Rachel 最近发现,城市的一般问题,其实和永续公义是相连的,她想通过具体议题拉近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她说:“最终的目标是连结人、自己与环境。这始终是关键,要使用什么方法去抵达,则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
关注睡眠的Chime 也表示认同:“就像睡眠不只关乎睡眠本身,更是通过改善休息质量,让每个人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平衡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