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还记得我们吗?” 2011年新春大爱园游会中,一名菲律宾籍女子和少年主动向慈济志工打招呼,脸上绽露出故人相逢才有的笑容。
他们是来自扎米雅儿童之家(Jamiyah Children’s Home) 的社工珍娜 (Janeth Lawagan)和16岁少年法汉(Fahan Faizal),因新芽助学金计划与慈济结缘,两年来的园游会都看得见他们的身影。
慈济新加坡分会从2009年开始通过新芽助学金计划走入新加坡校园,补助清寒学生餐食与交通费。为了回馈慈济志工和社会民众的人心扶助,慈济各大活动都有一些新芽受惠学子自动自发来当志工。
来自巴西立洛阳中学的周惠宁和周文宾,在2010年申请加入新芽助学金计划。姐弟俩今年相约来洗碗区付出,并邀请同学符凯诗和林钰婷一起来帮忙。个性爽朗的姐姐惠宁说:“因为你们帮助过我,所以我要来付出。”简洁的答案背后让人感受到相互感恩之情。凯诗因为同学接受新芽助学金而认识慈济。她非常认同慈济的大爱助人精神,每逢慈济常月资源回收日,必定到静思堂环保教育站来投入资源分类活动。
四名年轻人被安排在生活组帮忙洗碗碟。面对络绎不绝的杯碗碟盘,平时很少做家务的四人体会到父母经营家庭的辛苦。看着因为浸泡在水中数小时而发白的双手,钰婷说:“那些每天在餐厅里洗碗的工人一定很辛苦。”除了感恩父母的付出,这几名年轻人也学会用心体会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从生活中得到的每一分便利,背后都有许许多多人用心在付出。
1月15日,园游会的第一个上午,一名年轻人捧着一个装满了零钱的竹筒来到会场。他是去年新芽助学金的受惠学生王业兴,目前在工艺学院就读。手里捧着沉甸甸的竹筒,业兴说:“我中学毕业了,今年开始不再接受慈济的新芽助学金。这是我去年存的竹筒,我想捐出来帮助别人。”抱着回馈的心,业兴同学说,等学业步上轨道,他也想当志工,做个手心向下的有福人。
雅兹娜(Aznah)女士是武吉巴督中学(Bukit Batok Secondary School)食堂摊位的负责人。该所中学接受新芽助学金的学生人数不超过十人,但志工依然不辞劳苦地每月来送餐券。雅兹娜女士因慈济跨越种族、宗教藩篱的精神,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而深受感动,遂发心在园游会中承担一个摊位。雅兹娜女士说回教徒从小就被教育要抱持回馈的心,尽一己之力帮助别人。“施比受更有福。”
为了配合慈济园游会推广环保和素食的理念,雅兹娜女士对食谱做出调整,尽力做出符合素食者口味的马来风味面食。除了自己行善,雅兹娜也邀来姐姐和妹妹共襄盛举。姐妹三人以参杂着马来词汇的英语,两天内落力地向客人推销改良过后的素食万隆面(Mee Bandung),并笑称那是“马来风味的意大利面条”。
一场圆满的园游会,少不了企业商家的热心护持,而十方善士的爱心也动了起来。因新芽助学金计划而结下好缘的学子和摊主们,知福、惜福,再造福,让这一场热闹喜庆的园游会,更添一分相互感恩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