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清晨八点多,45名慈济志工自备了各种打扫用具,齐聚在曹婆婆的组屋楼下,准备为她的屋子打扫一番。
一房、一厅连着厨房,小小的空间堆满杂物,只剩下一条狭小的单人行道。一堆堆衣服散放在床面以及地板上,厨房的橱柜表面沉积着厚厚的油质污垢,家具也满是尘埃,站在客厅就能闻到阵阵异味。
因病无法久站的曹婆婆,微笑着站起身来开门迎接志工。
经访视干事罗翠兰师姊叮咛后,志工们井然有序地分组打扫,先是一批批地将曹婆婆家中的物件搬出屋外以及楼下的空地。只见志工勤快地拭擦风扇与储物柜,并筛选出要淘汰的旧物。另一批志工则分工打扫厨房、卧房,客厅,将抽屉及橱柜里的物品整理一番。志工或拿起扫帚清扫墙角的蜘蛛网;或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一一洗净抹干;还有志工发挥平日的专业,为婆婆家里换上新的地席和电源开关罩。
屋内屋外都是忙碌的身影。平时宁静的周末一时间热闹起来,引得左邻右舍好奇地来看个究竟。当知道慈济志工来帮曹婆婆打扫房子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替婆婆感到欣慰和开心。原来爱交朋友的曹婆婆和邻居们都结了很好的缘,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她是位友善开朗的老人家。有几名邻居知道其居住环境杂乱,曾提议要帮忙打扫,但屡屡遭拒。
临时入院 不改打扫之约
76岁的曹婆婆独居在一房一厅组屋。她患有糖尿病及心脏病,脚趾头因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触觉,即使受伤也不易察觉,导致伤口常常因没妥当处理而恶化。
今年9月,新加坡国大附属医院将曹婆婆个案转介于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希望慈济能定期上门为曹婆婆清理伤口。经评估后列为医疗往诊个案,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的林汶豪医师和符雪萍护士,也因每周两三次的往诊服务而走进婆婆家。
当时一见到曹婆婆脏乱又潮湿的居住环境,医疗团队就兴起要为她打扫房子的念头。经过志工一再劝说,原本婉拒的曹婆婆,想到伤口可能受影响,终被志工的热情打动而同意了。
志工团队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策划,协调之一周春花师姊说,除了要打扫环境以外,曹婆婆的床也使用多时,发出阵阵异味,还发现有跳蚤,所以计划为她买张新床。没想到在居家打扫前几天,曹婆婆却临时因左脚伤口恶化而被送入医院。
打扫计划可能生变,让曹婆婆感到失望。庆幸的是,在住院观察近一周后,她平安出院,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联络慈济志工,表示希望能尽快打扫。志工们也按照原定计划,在曹婆婆回家的第二天就马上动员,上门打扫了,这个消息令曹婆婆兴奋不已!
“我(开心得)昨晚睡不着,想到有新床就很开心。今晚好睡了!可以过圣诞节了!”曹婆婆笑得合不拢嘴。
正当大家忙着大扫除时,坐在屋外走廊的曹婆婆不时从百页窗的间隙处往屋内东瞧瞧、西望望。志工知道老人家念旧,于是三不五时拿着衣物让她决定去留。婆婆甚至还可以说出当初花了多少钱购买一件衣服。心知自己不舍,婆婆还孩子气地用手捂着眼,对志工说:“我不要看了,我不要看了!”
曹婆婆还不时问志工新床何时会送到,可见她其实想要好一点的居住环境,只是不想麻烦邻居。贴心的曹婆婆说邻居们的年纪也大了,不舍得他们劳累,所以就婉拒他们的好意。曹婆婆果然如街坊邻居所说的友善,心地又好。
闻声救苦 落实医疗人文
回想初到曹婆婆家时,脏乱环境令护士符雪萍感到有些不习惯。符雪萍从事医护行业已13年,从没想过照顾病人的同时还要替病人打扫屋子。以前“护士”这个名衔对她来说就是一份职业,照顾病人也不过是“为了工作而做”。
一直到半年前,符雪萍加入慈济同仁的行列,一次次参与往诊后,才慢慢地体会了“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符雪萍放下身段,那一双替曹婆婆清洗溃烂伤口的手,也拿起扫把和抹布来清理居家。
花了近七个半小时,志工们总算完成了清扫的任务,整理出来的旧物足以装满一大辆货车。坐在志工添购的新床上,曹婆婆直说好舒服,好喜欢!当她环顾家里四周时,原本因杂物堆积而显得阴暗封尘的空间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不仅宽敞还明亮了起来,仿佛就像新居一样。
邻居也说曹婆婆的居家环境改善许多,有一名女士感恩慈济志工的付出,愿意共襄盛举,允诺要每天来帮婆婆抹地,协助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为了庆祝曹婆婆迁入“新居”,志工们欢欢喜喜地献上了一个小蛋糕。曹婆婆开心地许愿说:“等我病好后,我要去慈济看看。”虽然患上糖尿病的婆婆无法享用蛋糕,但还是如愿尝了一小口。这一小口蛋糕,就像慈济志工对婆婆的爱,甜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