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国会议员杨木光、台湾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慈济基金会(新加坡)执行长刘瑞士与一众人医会成员联袂而立,满面欢喜。随着手上的论坛横幅徐徐展开,在众人的祝福与热烈掌声中,期待已久的“2015国际慈济人医论坛”正式掀开序幕!
以“迈向医疗人文”为研讨主题和实践目标,这是台湾以外首次的国际慈济人医论坛,吸引了488人报名参与。这场3月6日至8日三天的论坛假新加坡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Matrix @ Biopolis)举办。6日开幕典礼中,共有378名来自十一个国家地区的医疗界人士踊跃与会。
开幕嘉宾、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致词时表示:“很高兴看到新加坡有许多有爱心的医务人员,不只在国内付出他们所能,也跨国做出贡献。”
2015年恰逢新加坡建国五十週年,也是新加坡人医会在地深耕16年,成员超过百人。慈济不仅成立了两所义诊中心,近年来更拓展居家医护服务,致力将高品质的医疗关怀带给有需要的人。为此,慈济特别结集了五十则温馨的医疗事件,汇编为《人医仁心》新加坡医疗志业的中英简介一书,并由颜部长、林俊龙执行长、慈济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等嘉宾郑重推介。颜部长感谢新加坡人医会的贡献,期许这本简介能启发更多医疗人士参与海内外人道援助工作,从实践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医疗人文。
在国际卫生组织2000年的总体医疗保健评比中,新加坡的综合医疗水准经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为亚洲第一和世界第六。自2003年,政府积极推广医疗旅游业,积极落实把新加坡发展成亚洲医疗服务枢纽。
“然而,社会上还是有一些需要帮助的贫病人士。为了更有效地协助这群有需要的国民,卫生部在拟定保健医疗方针时,需要和医疗机构、医界专才、社区义工等等一起合作。”颜部长点出了卫生部的未来方针。
英语讲课 迎向国际
“咚咚咚!”鼓声隆隆,振奋人心。为了欢迎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柬埔寨、香港、台湾、中国大陆、斯里兰卡、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学员,身穿医师白袍的新加坡人医团队,勇于突破自我,演绎鼓乐。在应对繁琐的筹备工作之际,团队以不到一个月的练习时间展示成果,诚意十足,博得满堂喝彩。
“一踏入会场就感受到志工的热情和谦卑,场景佈置让人感到舒服。”来自陈笃生医院的护士罗海占(Rohaizan Rahmad)赞叹道。
自3月4日,八十多名海外学员陆续抵达。新加坡三百多名志工总动员,用心准备结缘品和投入各项筹备工作,奔波于静思堂、机场、酒店和论坛会场也不喊累,希望能效彷花莲人医年会的用心。筹备团队租借了酒店场地,和海外讲师、学员一起在论坛期间连线花莲静思精舍,参与“晨钟起,薰法香”。
“人医年会以往都在台湾花莲举办。这是首次走出台湾,很难得。”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说。5日率领大林慈院简守信院长、花莲慈院高瑞和院长、台北慈院赵有诚院长等人从台湾飞抵狮城共襄盛举的林执行长表示,希望能够与全球分享以人为本的医疗人文,包涵“全程、全家、全队”的身心灵照顾。
国际慈济人医会目前遍布全球三十多国,多以中文源流的族群为主。“这次全程以英语讲课。美欧、印尼、菲律宾等虽有各自的语言,但还是听得懂英语。”林执行长道出了当初和狮城团队策划时,决定以英语讲课的考量。他认为新加坡是亚洲、美洲等地的交通枢纽,“希望学员把人文讯息带回他们的国家,在当地开花结果。”
三天课程内容扎实丰富,除了由慈院院长们带来的医疗人文养成与实践成果的分享,还有“无语良师”和“骨髓捐赠”专题讲座,以及印尼、美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国际赈灾与慈善医疗足迹的汇报。第三天课程兼具学术专业与人文实践,分为西医内科、中医、牙科和护理四个科别,以分组小班式进行深入研讨和工作坊。
医疗人文 感恩尊重
林俊龙执行长和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护理部主任章淑娟率先带来两场有关“慈济医疗人文”的讲座。林执行长呼吁大家放下专业技术考量,一同思考:什么是医疗的最高品质?
同样的问题,章主任也曾在国际研讨中被询问。当时她回答:“那就是看到天下最美的笑容——病人的笑容时。”只要病人的身心的苦被解除时,心念单纯,脸上自然展露微笑。
证严上人在慈善工作中发现“因病而贫”,应因社会需求而在台湾东部偏乡创立医院。医疗是生命工程,其本质就是拔苦。林执行长进一步阐述慈济医疗人文是尊重生命、以病人为主的关怀服务。
二十多年来,在台湾的六家慈济医院已建立许多特色,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资讯系统、环保、健康促进等,还有遍佈全球的国际慈济人医会。六院一家的体系,更结合慈善、教育、人文,四大志业为一体,同样延续慈悲喜捨的理念,发挥“感恩、尊重、爱”的精神。除了纵向的联合,也注重横向的串连,希望医院除了是从事专业的场域,更是修身养性的好道场。
“希望让所有参与慈济医疗的人,能以感恩的心,学习成长,阖家幸福,轻安自在。”通过影带,林执行长带领大家巡礼六家慈院的人文。在学员频频颔首和赞叹声中,短片展现了如何从感恩医院同仁开始做起,医护人员发心参与个桉往诊、居家清扫、岁末祝福等义务活动。院长和主管皆放下身段,以手语演绎和打鼓来感恩病患与下属。林执行长还打趣:“只有主任和院长才能上台打鼓哦!”联想到方才新加坡人医团队“一脉相承”的演绎,大家不禁会心一笑。
“生老病死是人生法则,护理师参与在这个轮迴过程中。”章主任则汇报慈院护理体系和服务的发展,皆因应病患的需求而来,医疗最能体现“菩萨心、随处现,闻声救苦”。除了在职培训,举办共识营、社区义务服务、懿德妈妈的关怀、典范表扬,护理团队努力营造一个互相感恩的工作氛围,希望陪伴新伙伴走向“新护士-好护士-护士典范”,章主任欣慰地说:“新进护士的留任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重新省思 以人为本
“现在很多医生只是技师,只看病,不是看病人。比如,不同医师开出不同的药,病人有时同时服用二十多种药。”亚历山大保健集团执行长陆圣烈在《新加坡人道医疗景观——崇高或遗失》讲座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今医疗界的挑战。分工过细、分科而治的惯行医疗,虽能救急救命,却不利于慢性疾病的疗癒,而病患也难以获得全面而整体的治疗计划。
根据2013年卫生部数据,新加坡共有25所大型医院和专科中心,近一万一千病床,平均每两名医师照护一千名国人。曾任职多家医院院长的陆执行长表示,公共医院的病人过多,医护虽尽心,但长久而言也难免疲惫,推动医疗人文并非易事。
相对于寿命长短,陆执行长更关注生命的品质和尊严。他以老龄化议题举例,全国有三分之一人口罹患慢性疾病,大部份病患可能会与病共处十多年才离世。“融入和参与社会才是病患需要的,而不是更多的药物。人生在世应该有意义,能自主以及行动自如。”他说,医疗不止是科技,而是爱。病患应该有所选择,也需要有智慧的医师帮助他们作出智慧的选择。
十一年前南亚海啸后,陆执行长和医疗团队前往印尼亚齐赈灾,在当地认识了慈济,也见证慈济无所不在、高效率的赈灾模式。他在会后表示:“慈济的宗教精神与情怀方面做得扎实,而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强。”
找回初心 传承医道
在讲座播放的慈院医疗人文的短片中,画面显示近期台湾的复兴航空坠机意外,慈济医疗志工肤慰着救护人员;八八风灾中院长和医师走入灾区而陷入泥沼中,还有医师冒着风雨送饭给受灾户的片段,一一诠释着“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精神。因此林俊龙执行长提出:“慈善和医疗是相辅相成的。接下来的课程自有分晓!”
在大讲堂的外场,看板、屏风、书画、花道等小佈景,成就了非一般论坛所能呈现的人文情境。此外,会场还展示了慈济因国际赈灾而研发的慈悲科技产品,如多功能福慧床、防穿刺布鞋、太阳能拉杆后背包、太阳能LED帽,香积饭等等。许多学员在课后纷纷前往了解,不禁惊叹:“真神奇,这样也行!”
来自马来西亚的许雯诗是少数首次参加人医会活动的海外学员。身为放射线治疗师的她,这次应学长在网络聊天平台的邀约报名前来。“这次的论坛和我以往参加的很不一样,富有‘艺术气息’。”
许雯诗在马来西亚丁加奴州任职,因当地没有直飞新加坡的航空服务,她特地在吉隆坡转机,经历八小时以后才抵达新加坡。“我最喜欢开幕典礼的手语《白袍礼赞》,裡面的歌词‘医病医人又医心’让我顿时找回了选读医学系的初衷。”菜鸟医师任职三年后,因为工作忙碌和流程机械化,让她想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今天我学到许多课本没有教的事,好比如何与病人相处等。”她说这次感觉好像“充电”,期许自己能成为慈济人医会的一份子。
“因为大爱无国界,因为医疗有团队,让慈济的志业 成为日不落的世界……让每位大医王都是照亮人间的光辉..... ”在开幕典礼中,新加坡人医团队用心呈现手语《白袍礼赞》,将医者的使命和传承展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新加坡人医会召集人冯宝兴医师再次热情呼吁大家:“欢迎您成为TIMA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