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医疗

为生命画圆 医护寻回初心

医疗人文,从付出做起。为期三天的2015国际慈济人医论坛(新加坡)于3月7日傍晚举办圆缘,学员齐聚在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Matrix @ Biopolis) 的大讲堂。经过两天扎实的课程,加上人医会成员呈现的短剧与手语演绎,许多学员纷纷找回当初选择医护的心念。


 SG20150307 MEC PBT 341
在圆缘的感恩时刻,逾两百名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到台上,与台下的学员互道感恩。 摄 / 潘宝通

医疗人文,从付出做起。为期三天的2015国际慈济人医论坛(新加坡)于3月7日傍晚举办圆缘,学员齐聚在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Matrix @ Biopolis) 的大讲堂。经过两天扎实的课程,加上人医会成员呈现的短剧与手语演绎,许多学员纷纷找回当初选择医护的心念。

名医与良医之间

“纪医师,你怎么能这样马虎对待我的家婆!”台上医疗短剧的大结局中,一名媳妇带着家婆求诊,“纪医师”匆匆医治后就赶着出席下个会议,但另一位“何医师”纵使还有要事在身,依旧细心地为她拔除病苦。接着,也是任职医师的儿子“徐医师”匆匆赶到医院看母亲,被太太抱怨他总是以工作为先,对家人则不管不顾。“徐医师”黯然反思:“我每天忙着工作,赚钱给家人,难道不对吗?”

这四幕分段呈现的情境剧,由新加坡人医会成员演绎。负责编导的牙医师徐振兴,事前搜集了各个科别医护人员的亲身经历,从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角度,将本地常见的医病关系和现象用短剧呈现出来。

短剧讲述几位新任医师如何适应工作环境,面对病人家属无理的要求,还有前辈的指点,在现实和理想中,坚持初发心应对种种挑战。其中主角“何医师”从小家境清寒,答应妈妈努力做一位良医。幽默而贴近人心的短剧,赢得共鸣,现场笑声与掌声不绝于耳。

“我相信人间有爱值得去期待,长久封闭的心终究会打开……”第四幕短剧落幕后,二十位人医会成员呈现《人间有爱》手语演绎。第一次参与手语演绎的验光师蔡珅玲,非常喜欢这一首歌。“每一次听都会感动、会流泪。想到自己儿子的心曾经封闭,我相信可以用爱去化解。对病人也是要有耐心,尤其是年长的病人。”在佛教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值班时,她也慢慢学会耐心给病人解释。

找回尊重与慈悲

大众医院中医师谢素莲之前以为慈济只是一般的志工团体,但上了两天的课程后感动地说:“在医院工作的我能明白你们的无私付出,不仅照顾病人的健康,也照顾他们的心灵,和其他论坛不一样。”

首次接触慈济的陈笃生医院护士唐明世,对慈济的组织动员能力感到十分赞叹:“没有想过一天内可以学习那么多,而且让我很有归属感。”唐明世对慈济人在“无语良师”所展现对生命的尊重感到敬佩,并希望能够参与来临9月在花莲举办的国际人医会年会。

来自香港的刘兆康前来新加坡邱德拔医院任职社工半年多,他发现自己对病患的同理心渐渐消淡。刘兆康不断地问自己: 如何维持我的慈悲心?在同事的邀约下,刘兆康报名参加这个论坛,“从来没有想过慈济的规模如此庞大,在香港很难看到其他类似的民间团体。在‘无语良师’课程中,医学生会事先了解大体老师的人生故事,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启发慈悲心,我觉得很棒。我应该更加尊重我的病人。”

曾参与国际人医会年会的菲律宾牙医安琪丽思(Angeles)表示,之前的年会虽有翻译,但她无法很详尽地了解课程内容。她开心地说:“这次全程都是英语,听得很清楚,收获很多;‘无语良师’的课最让我感动……如果菲律宾有像台湾这样完整的大体老师体制,我会考虑捐大体。”另一位菲律宾牙医珊笃丝(Santos)也发愿:“最让我感动的是,看到慈院医师向护理及志工送礼道感恩的画面,非常温馨。我希望回到菲律宾后能向他们学习。”自我充实后,她们都非常期待,下个月能在独鲁万(Tacloban)义诊中付出。

扩大善心拔苦难

在陈笃生医院的综合医疗部门担任针灸师的蔡育纯,认为“无语良师”课程让她重新认识大体。“大体常常只被当成物品来解剖,解剖教材都需要依靠科技,但科技与临床仍有一段距离。”此外,蔡育纯也很认同在医院推动环保绿化理念,并反思:“我们往往为了快速达到医疗效果,而忽略了周遭的改变;解决身体的病痛是一时,保护地球却是长久受益。”这次论坛让她再次回到行医根本,也让她紧记中国圣贤孙思邈的教诲:以怜悯之心照顾病人,无论病人是贫穷或富贵。

新加坡全国肾脏基金会洗肾中心的一位资深医师楠达库马(Dr. Nandakumar)对慈济并不陌生,因为许多病人被转介至该洗肾中心之前的过渡期,都有申请慈济的补助。他提起从赵有诚院长的分享中,许多糖尿病患者的溃疡在医护团队的用心下能健康復原,保住四肢不被截肢。对于这种坚持,他特别有感受:“除了耐心之外,用心和同理心的对待病人和家属也很重要。”

小善举大爱循环

来自中国武汉的樊丽华医师,以前曾把工作当成糊口的饭碗看待。“以前和病人交流总是惜字如金,而且互相提防,怕说错话后被抓住把柄。2012年加入人医会后,当我用真心去对待病人时,病人的心也会软化。做医生不只是医病,医心更重要。”

樊医师曾遇到一对母子,这名来自偏远穷乡的年轻儿子带着母亲治病。由于需要转介到其他科别,樊医师协助联系,还拍拍这名母亲的肩膀,抱抱她,安慰她。一个星期后,母子俩回到医院向樊医师道感恩。“我感觉自己没做到什么,只是安慰这位母亲。原来这对母子其实很怕看医生,却没想到城市的医生原来这么好。”后来,这名儿子答应会努力考好成绩念医科,日后当一名良医。

“当我看到有超过一半的学员是第一次接触慈济,让我想起自己初次加入人医会的情景。”来自台湾的谢金龙医师一开始知道慈济在做好事,而2000年参与中国福鼎义诊后,让他十分震惊。“第一次到福鼎,我不认识那裡的学生,但他们却跟我打招呼,原来他们是认得我身上穿的慈济制服。”

谢医师发现,这是慈济志工长期往返台湾和中国两岸,进行救济关怀所铺出的爱心路。鉴于当时两岸气氛紧张,谢医师想到证严上人以行动证明了“普天三无”:天底下没有我不信任、不原谅、不爱的人。用大爱化解障碍,让他十分感动,并期许:“祝福新来的医护人员也能加入人医会的大爱行列。”

在圆缘的感恩时刻,逾两百名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到台上,与台下的学员互道感恩。“我的梦想,需要你陪我完成,而你给我的爱,让我勇气倍增,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在《一家人》手语的温馨互动中,两天的专题讲座圆满落幕,翌日(3月8日)则会依照西医、中医、护理、牙科,分组进行更深入的专业交流和工作坊。

SG20150307 MEC PBT 302
“我相信人间有爱值得去期待,长久封闭的心终究会打开……”圆缘时刻,二十位人医会成员呈现《人间有爱》手语演绎。 摄 / 潘宝通

SG20150307 MEC WSX 039
短剧讲述几位新任医师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在现实和理想中,坚持初发心应对种种挑战,引起共鸣,博得现场阵阵笑声与掌声。 摄 / 王绥喜

SG20150307 MEC PBT 147
大众医院中医师谢素莲应邀分享学习心得,她欢喜地说:“在医院工作的我能明白你们的无私付出,不仅照顾病人的健康,也照顾他们的心灵。” 摄 / 潘宝通

SG20150306 MEC WSX 179
首次接触慈济的陈笃生医院护士唐明世(右二),对慈济人在“无语良师”所展现对生命的尊重感到敬佩,并希望能参与国际人医年会。 摄 / 王绥喜

SG20150306 MED WSX 122
针灸师蔡育纯(左三)很认同在医院推动环保绿化理念,并反思:“解决身体的病痛是一时,保护地球却是长久受益。” 摄 / 王绥喜

SG20150307 MEC PBT 046
新加坡全国肾脏基金会洗肾中心的一位资深医师楠达库马(Dr. Nandakumar)在队辅的解说下,进一步地了解慈济理念和志业足跡。 摄 / 潘宝通

SG20150306 MED LDX 055
来自中国武汉的樊丽华医师,以前曾把工作当成糊口的饭碗看待。“以前和病人交流总是惜字如金,而且互相提防,怕说错话后被抓住把柄。2012年加入人医会后,当我用真心去对待病人时,病人的心也会软化。做医生不只是医病,医心更重要。” 摄 / 黎东兴

SG20150307 MEC PBT 196
“当我看到有超过一半的学员是第一次接触慈济,让我想起自己初次加入人医会的情景。”来自台湾的谢金龙医师(右)呼吁新进的医护人员加入人医会。 摄 / 潘宝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