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月,仁慈医院属下位于武吉巴督52街的第二间疗养院(Ren Ci @Bukit Batok St.52)开始投入运作。疗养院空间宽敞,备有完善的护理设施;然而大部分院友都是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长者,口腔卫生难免无法兼顾。牙科往诊服务费用昂贵,加上愿意提供此服务的团体不多,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于是于2016年4月23日与该疗养院签署两年的牙科服务合作备忘录。
签署仪式结束后,慈济人医会即分组到病房展开第一次的口腔筛检,为157名院友检查牙齿,希望可以根据院友不同的状况预先做准备。紧接着人医会牙医团队将提供每个月一次的牙科义诊,预计嘉惠约250名院友。
展开牙齿检查前,人医会牙科召集人邓国荣医师向人医会成员、五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牙医学生及医疗志工叮咛与院友的沟通礼仪等注意事项。“与一般医院服务不同;院友只能躺在床上。”邓医师强调。
走不出来 牙医进去服务
“你有戴假牙吗?张开,啊!” 来自国大牙科系四年级的医学生陈健恩,这天是第一次为行动不便的病友进行牙齿检查服务。曾在佛教慈济义诊中心服务的他仍然不马虎,温和地询问院友,並仔细地检查院友的牙龈状况。
“在义诊中心,病人可以自行走动,而且绝大部分都可以沟通。仁慈这里的病人却行动不便,卧病在床,也无法沟通;有时候检查牙齿时手指会被咬到。今天只为病人做检查及记录,但看到这么多志工付出,感觉很好。” 陈健恩时时主动协助身边的同学和牙医,把握学习的机会。
其中有一名女院友全无牙齿,牙医师仍是小心翼翼检看牙龈有无感染,并称赞她无牙也很美,逗得她开心笑了!
检查后,邓医师说:“有些(院友)只剩下牙根,可以看到流浓,有这样的情形,他的病况会蔓延下去,要尽早把牙齿拔了。”邓医师发现其中一名院友有三颗蛀牙需要拔除,立即为院友量血压和注射麻醉药,并让院友咬锦布棒,以防院友误吞牙齿。做好防范措施后,在旁的医护人员握紧院友的手,安抚院友的情绪;邓医师一气呵成地拔出三颗门牙。
拥有丰富义诊经验的邓医师希望藉由这样的义诊服务,让年轻医师有机会投入。为了让更多牙医在不同的周末可以参与,团队计划增加弹性,以一个月星期六,下一个月星期天的形式展开义诊。“院友有病痛不能出来,我们就进去,所以这次把流动牙科设备带到床边,只是要注意更多步骤和细节,比如病患躺在床上的斜度,如何预防拔牙时病患不会误吞牙齿等。”邓医师解释道。
作医师后盾 志工无私补位
除了医师,当天还有医疗志工随行。志工杨少基虽然没有医疗背景,但为了让医生能专注在治疗对策,杨少基清楚地记录院友的名字、姓別、床位、日期等基本资料。“我从旁边帮忙写几项东西。志工来可以减轻工作,让医生发挥专业,繁琐的事让我们来做。”杨少基补充。为了让医师能顺利评估,他先以院友熟悉的语言互动,无论是华语、马来语、英语、广东话、潮州话等,都难不倒他。
在往诊中,医疗志工随时做牙医的后盾,及时补位。负责动员志工的赖姝帆分享:“志工就是陪伴和肤慰,最重要是爱心和耐心,越做心就越柔软。”
自2014年,人医会与仁慈医院首度合作,于万国景(后港)的长期护理服务疗养院提供牙科义诊服务,直至同年底该疗养院租约到期为止。隔年,双方的合作延续至位于摩绵路的第一间仁慈疗养院,至今已嘉惠了约三百名院友。
过去两年的牙科义诊服务,获得院方肯定,促成了再次合作因缘。慈济将为仁慈医院和属下的疗养院提供为期两年的牙科义诊。
仁慈集团护理部主任沈德妹表示:“仁慈很感恩慈济自2014的合作,慈济协助牙齿检查、拔牙及做假牙服务,你们的无私和宽容令我们很感动。我们由衷地感谢你,也希望我们的合作关系能协助更多人。”
慈济新加坡分会执行长刘瑞士在签署仪式结束后分享:“感恩仁慈给我们机会,也感恩所有志工和牙医。期许我们的合作关系能拔除病人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