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医疗

牙科义诊上轨道 挑战变幸福

院友的笑容,是最好的回报!对每月一次走入仁慈疗养院的慈济人医会牙科团队而言,为不便于行的院友提供优质的牙科服务,虽然挑战多多,但他们抱着“甘愿做,欢喜受”的心情,持续不懈地投入。经过大半年的适应与调整,牙科义诊也逐渐进入佳境。看到院友在佩戴新假牙后,展露出灿烂的笑容,牙科团队的辛苦,都变成了幸福!


 SG20160827 MEA PBT 044
阿嫲笑了!看着院友在佩戴新假牙后露出自信的笑容,慈济人医会牙科召集人邓国荣和团队,也受到很大的鼓舞。大半年来,团队走入仁慈疗养院为院友进行常月的例行检查、洗牙、拔牙和假牙佩戴,再多的挑战,都变成了幸福! 摄 / 潘宝通

“阿公,您的牙齿不是很好了,要不要给您拔掉?换个假牙,以后吃东西会容易一点。”牙医陈仙丽替仁慈疗养院院友Twan Kiat阿公检查牙齿后,坐在阿公的病床边,语重心长地建议他拔掉已损坏的牙齿。

小雨过后,天气转阴,微风拂过窗外的树叶,一片祥和宁静。2016年10月29日这天,武吉巴督52街的仁慈疗养院二楼,七名慈济人医会成员和八名志工正忙里忙外准备下午两点的牙科义诊服务,包括常月的例行检查,洗牙、拔牙和安置活动式假牙。

征得阿公同意后,陈仙丽、李玉凤和李颖佳牙医三人开始为阿公拔牙。他们发现阿公有多颗牙齿已经坏掉,基于不能一次性拔除太多牙齿以免失血过多,最后选择拔除五颗损坏较严重的牙齿。

他们为阿公调整病床高度,戴上围巾,调节好吸血水的仪器后,便开始为阿公打麻醉针。拔牙手术历经半小时,终于顺利完成,简单的小手术,包含了医师用心的付出与汗水。

挑战 场地和设备局限

“在疗养院里面,院友都是睡在病床或轮椅上,很多时候医师需要弯腰进行检查或动手术,腰部容易酸痛;加上疗养院的设施不齐全,同样的一个治疗难免需要付出更多时间。”首次参与的林源旭牙医一语道出在疗养院做义诊的挑战。

牙医助理余绍香对于疗养院义诊的挑战也感同身受,她表示:“这里不像慈济义诊中心,器材和药物都已经准备好,来到疗养院,拔牙、洗牙和打针等仪器都需要准备。负责院友召集和器材准备的她说:“如果缺乏器材的话,我们都需要去购买。”

然而,经历近半年来的适应,义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一一获得解决。例如器材和药物有一定的储备量,医护人员的召集和时间安排变得灵活。经常参与付出的牙医,无论在病床、轮椅或灯光方面,都克服了因场地的局限而产生的不便。

疗养院没有专业的医用射灯,志工就为牙医承担照明的工作。拔牙器材一旦使用,都需要及时清洗,志工则负责清洁消毒,其余的志工则关怀其他院友,大家各司其职让疗养院牙科义诊得以顺利进行。

当陈仙丽在全神贯注地为病患拔牙时,在旁扶持的牙医师李玉凤不忘轻轻地拍打阿公因紧张而紧握成拳的双手,犹如安抚小孩子般温柔与体贴。

微笑 战胜困难的良药

继上个月的假牙安置后,此次是第二批假牙的安置,工作人员将疗养院里需要换假牙的院友集合到二楼的临时义诊场所,以方便牙医团队能够集中处理。

“有些院友很多年都没有假牙,他们会质疑自己是否适合安装假牙,或者是否真的需要装假牙。我们会向他们解释,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会尊重他们的意愿。”余绍香述说帮助院友做假牙所面临的问题。

慈济人医会牙科召集人邓国荣补充道:“刚开始给一些院友看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因为怕疼而非常不配合的院友,有些会骂人,有些甚至做到一半就要求不再继续做下去了……但是,经过多次的劝导,很多病患后来也渐渐能接受牙科服务,真的很感恩呀!”

“甘愿做,欢喜受”是对人医会最好的诠释。他们并没有被种种困难所挫败,反而当成磨练。况且,经过无数次的常月义诊,院友的微笑是他们最大的鼓励。这犹如余绍香所说:“当院友拿到假牙后,看到他们的微笑和开心是不一样的。这样灿烂的微笑给我们很大的满足感。给他们一副假牙后,可以让他们吃饭,咀嚼东西,真是蛮开心的。”

“很多院友做完牙齿检查、清洗或拔牙后,都会很高兴,尤其是上次装上假牙后,院友感到特别舒服。”协助人医会的仁慈疗养院工作人员Venuza Lorenzo分享了院友接受义诊后的感受。

当近十二名院友假牙安置完毕后,又有一些院友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坐着轮椅来到了义诊二楼,接受牙医的牙齿检查以及进入制作假牙的初步流程。

面对这些院友,邓国荣牙医边笑边解释:“几次的义诊,院友和我们都很熟悉了,见到你都会打招呼,所以也更加容易接受治疗。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会回到房间跟其他院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院友听了后,感觉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也就开始接受牙齿检查,甚至踊跃报名检查牙齿。”

同理 倾听陪伴的药方

“有时候他们很喜欢与人聊天,每次来义诊,他们都会有一种期待,会询问你这次要做什么;做完之后会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拿假牙,他们流露出来的开心真的让人感到温暖。”余绍香描述院友对义诊的期待与感受。

除了为院友处理牙患,牙医和志工还扮演着另外一个角色,那就是安抚其它躺在病床上的院友,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感。

已第四次参与义诊活动协调工作的志工萧宏倡,尽管不是牙科医师,但是他心里明白,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人,需要细心和谨慎对待他们,而且体贴的关怀与问候,会给他们带来温暖。

他说:“这里大多数院友是不会讲话的,我们会带着同理心去了解他们的心情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并了解到我们是希望他们变得更好,甚至可以重新让他们咀嚼食物。对他们多付出一点,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年近71岁的志工吴天明利用协助过程的空档时间,与其他院友交谈,关怀和安抚他们的情绪。已第三次参与疗养院义诊的他,感慨道:“看到这些院友,就想到自己这个年纪还能参与付出,真的感到很知足。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也算是一种见苦知福吧!”

看到院友灿烂的笑容,医师和志工疲惫的面容下,也不禁会心一笑。这天,雨后的黄昏分外晴朗。

SG20160827 MEA PBT 010
当慈济人医会团队在为院友检查牙齿时,疗养院的护理人员也在旁陪伴,协助安抚院友。 摄 / 潘宝通

SG20160827 MEA PBT 016
病人走不出去,医护团队就走进来。杨丽玲(中)、陈仙丽(右)两名牙医善用周休,参与牙科义诊活动,为有需要的人付出。 摄 / 潘宝通

SG20161029 MEA FYT 038
虽然疗养院缺乏完善的牙科器材和治疗环境,但人医会设法添购和自备基本用品,偶尔慈济志工也会发挥良能,充当「人体医用射灯」。 摄 / 符亚添

SG20161029 MEA FYT 052
牙医助理余绍香表示:“院友拿到假牙后的灿烂微笑,给我们很大的满足感。” 摄 / 符亚添

SG20161029 MEA FYT 027
面对长年以疗养院为家的院友,志工萧宏倡认为,体贴的关怀与问候,将为他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摄 / 符亚添

SG20160827 MEA PBT 045
牙医李小慧利用空档时间,向慈济志工们讲解假牙的制作流程和技巧,让充当助手的志工更能胜任工作。 摄 / 潘宝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