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癌症是新加坡男性的第一号杀手?答案是“大肠癌”。
黄廷芳综合医院外科高级顾问萧俊雄医师表示,根据统计,平均每天有四人被诊断患上大肠癌;每四位老人中就有一位会得大肠癌。有60%的病患发现‘它’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一般看起来正常的人,不代表没有患上大肠癌。”萧医师于慈济常月医疗讲座中向听众讲解《大肠癌——保健及预防》。他强调大肠癌不容易被发现,而且早期更没有明显的症状。
年龄、生活方式及基因是导致大肠癌的三大因素。萧医师说,年龄越大特别是超过50岁者,越容易得大肠癌。初期的大肠癌是可以根治的,越早发现就能越早得到治疗,存活的机率就越高。
他透露,第一期及第二期的病患,通常发生在小肠或大肠,可通过手术切除,生存机率也越高。令人担忧的是,属于这两期的病患,一般上并不会发觉身体有何不寻常。一旦没有及时发现,癌细胞会延伸到淋巴系统,属于第三期。之后,肿瘤甚至会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肾、肺、肝或卵巢,也就是第四期,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人体的大肠有六米长,食物经过小肠消化,最后把排泄物储存在大肠里。大肠的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储藏及排泄粪便,大肠犹如垃圾车,把废物给搬走。
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萧医师指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稀烂或次数增加、血便、肚子胀或痛、便秘、呕吐、长息肉等都是大肠癌的症状。他提醒,如有这几种现象,需要向医师咨询,以免错过诊治的黄金期。
听众陈锦堂即场询问萧医师:“痔疮是否会变成癌症?”萧医师说: “痔疮会流血,大肠癌也会流血,肉眼难以分辨,所以不可自己诊断,需要专业人士通过化验来证实。”
其实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酒、红肉(猪、牛、羊)、腌肉、肥胖、动物性脂肪、吸烟和高糖分摄取等都容易导致肠道滋生息肉。萧医师建议大家要多摄取对肠有益的食物,如白菜、钙质、高纤维膳食(小麦类),而且饮食尽量少糖、少盐、少油,还要少脂肪,更不要忘了多做运动。
配合三月结直肠癌意识月,新加坡政府免费派发粪便潜血检验器(FIT Kits)于年龄50岁以上的国人和本地永久居民,籍此鼓励他们定期接受检查。只要在全岛各政府综合诊疗所或到指定的家庭诊所,就可免费索取FIT检验配套。
政府亦鼓励国人定期做大肠内窥镜检测(Colonoscopy)。萧医师向听众解说做内窥镜检测之前需喝泻药,把粪便排出,将大肠清理干净;通过内窥镜尾端,可深入大肠进行检查,若发现肠内有息肉,便需要切除。
一旦病患发现得大肠癌后,需用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来进一步检查癌症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以便让医疗人员对病患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