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其他功能组别,人文真善美组员必须要参与长期的培训,认同慈济慈悲济世的理念与使命,把感动的人、事、物,通过文字、照片或影音,传播出去,报真导正,弘扬美善的事迹。”司仪杨淑元说道。
2018年3月3日,又到了两年一度的人文真善美招生,通过“人文真善美茶叙”,邀约对写作、拍照或录影有兴趣的会员、志工与民众一起来认识这个有意义的工作。共有46名新进学员参与,大家抱着学习的心情,一同了解人文真善美如何“为时代作见证,为人类写历史,为慈济立经藏”。”
这次茶叙的新学员大多来自社区志工的推荐或接引,有些第一次认识慈济,有些第一次走入静思堂。为了打开互不相识的局面,在司仪的带动下,大家围坐在小圆桌“相见欢”,互相拍打隔壁伙伴的手,高唱《当我们同在一起》,节奏由慢到快,场面顿时热络起来。
茶叙司仪杨淑元,即是合心人文真善美干事,也是元老级志工之一,在九零年代投入慈济时,为了陪伴参加儿童班的儿子,开始做志工,再渐渐投入到新闻采访、社教课程推动等工作。因缘际会,从社教跨越到“文化三合一”(人文真善美的前身),从此就年年“拿第一”。第一个慈善个案报导是她,第一个人物专访报导也是她,第一次海外义诊报导的也是她。她欣慰地说:“不是因为拿第一而喜悦,而是在那个当下,记录了这件事,这件唯一的历史,如今回顾历史,会感到很欣慰,因为有自己的一份参与。”
“慈济除了是慈善团体以外,更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修行团体。”另一名合心干事李明慧向与会者讲述慈济“竹筒岁月”的缘起。她表示,慈济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秉持“诚、正、信、实”之精神,力邀天下善士,勤耕一方福田。同时,也肩负修行的使命,改变自身习气,成为更好的自己。
茶叙现场播放的影片中,证严上人开示:“人文即是树立‘人品典范,文史流芳’,透过大爱电视台、广播、周刊,甚至网际网络大力推广人文志业,把人间的美善事迹记录下来,为时代作见证,为人间留美善,透过报真导正的好人好事,达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的作用。”
志工分享 点滴在心头
茶叙邀请了三位分别投入摄影、笔耕和录影的志工分享各自的心得与经验。已有17年出勤经验的资深摄影志工黎东兴透过一组照片回顾往日点滴。他说,由于早期使用胶卷相机,一卷36张,表示只有36次的机会,所以每一次出勤务,都必须周详规划,不能有任何疏失。他回忆起初出勤时,拍回来的照片,一张都不能用,但也激发他更加用心。早期摄影志工热情、忘我的付出,深深影响着他,也奠定了他永不懈怠的信念。
吴南凯回忆自己在“2012年岁末祝福”被人文真善美“相中”,而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从小不喜欢写作的他竟然加入笔耕团队,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犹记得写第一篇三百多字的读书会报告时,花了三小时也未能完成,因为当年是学习注音符号,教育部还未改用汉语拼音。于是,他痛定思痛,决定把汉语拼音学好,买了汉语拼音练习本,从零开始学起,如今已驾轻就熟。吴南凯鼓励大家,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有恒心与毅力,人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影视志工柯振兴加入人文真善美仅两年的时间,除了掌握录影机的性能,录影后还要剪辑、配音,直到完成为止,印证了杨淑元所说的“走在最前,做到最后”。柯振兴直言虽然辛苦,但见到作品最终得以呈现,那种成就感非笔墨所能形容。
在新进学员中,菲葎宾籍的罗德立(Rhoderich Jose)在志工陈俏容的接引下参加茶叙。对于慈济志工在台风“海燕”横扫菲葎宾独鲁万后,走入灾区救济灾民的事迹深表感动。对摄影有一点心得的他希望加入人文真善美团队,奉献自己专长,拍出感人的照片。
陈俏容是罗德立的同事,这天陪伴在侧当他的英语翻译员。陈俏容表示两年前曾参加人文真善美培训课,后来有一段时期中断学习。这一次重新报名,希望把握时间认真学习,把学到的摄影知识带回新加坡慈济人医会,为人医会医护人员留下大爱记录。
“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多少时间,但我唯一知道的是只要欢喜付出便无烦恼。”新进志工陈福临在慈济义诊中心看诊时,无意中看到大爱台节目,叙述的是一位临终病人即将面临死亡威胁,但依旧在慈济欢喜地付出,结果节目里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也因此想投入人文真善美的行列。
“好的东西要分享,摄影可以将好的事情传播出去,一个好的镜头可以打动人心。“新进志工曹永彬在慈济新春义卖会看到人文真善美志工的付出,感到羡慕,所以报名学习摄影,希望通过镜头,记录历史,记录感动。
三小时的茶叙,大家沉浸在茶香的氛围中,围绕着“真善美”,你一言,我一语,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