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今天睡觉,不知道明天是否起来。把握因缘,能够做是福啦!”
这一句话来自于她。我曾经三次和她乘搭同一辆巴士,一同前往同一个地方——静思堂。我去上班,她也去“上班”。不同的是,我是职工,她是志工。除了星期四,每星期一至六,她都犹如其它慈济职工准时到慈济基金会(新加坡)开始一天的工作。她,是慈济委员陆传达,法号慈好。
身形瘦削、一头白发挽成平髻,显得端庄而整齐的陆传达,是许多人口中的“慈好师姑”。对大多数静思堂职工而言,一点都不陌生。
“慈好师姑就是静静的,默默地每天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师姑是一个严肃的、认真的长辈,而不太敢去靠近她。”与陆传达在工作上有频繁交集的财务职工骆巧莲,回忆起陆传达的初印象。
付出中 找到学习的快乐
自2014年开始,陆传达每天都会在财务部协助处理劝募清单、输入会员资料、核对财务信息和打印收据等。每天,她腰背挺直,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敲打键盘,桌面上总是有一把长尺让她核对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 ,这几乎是她每天的工作状态。
近七十岁的年纪,本应是含饴弄孙,安享清福的时候。陆传达却化身朝九晚五的白领一族,走入办公室,与各个年龄层的职工切磋学习。
只有小学程度 ,也不擅长中文的陆传达,每天边做边学,不只学会使用Google进行搜索,也学会了汉语拼音输入法。好学不倦的她,想到的是“只要给我新的工作,我觉得又学了一样新的东西。”在工作中,她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随着工作上朝夕相处、互帮互助下,骆巧莲颠覆自己对陆慈好的印象。“她是一名乐于学习,也乐于接受指导的长辈,在适当的时候会给你温暖的一个老人家。”随着时间积累,骆巧莲直言在这名长者身上学到当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好好善用时间去付出。
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陆传达 ,视力不太理想,可她却选择喜欢的“电脑工作”,并认为能够做一天就赚到了一天。与她相识二十余载的财务职工林秀慧,对她的定位是“十分难得的常住志工”。“她很有责任感、自律,而且人缘很好,”林秀慧说。让她赞叹的是,陆传达并非盲目地执行任务,当工作流程不顺时,她会积极提出想法和建议。
与陆传达比邻而居的人资部职工廖翠屏透露,她们俩经常在上班时段偶遇,再“结伴”前往静思堂。“昨天在车上聊天的时候,她(陆传达)就提及请假那个星期不在的话,工作怎么办,然后就分享找人替代的事,所以,我觉得虽然是一个volunteer work,可是她却把这些事情当成本分事,变成一种承诺,这样的心态真的很难得。”偶尔的闲聊寒暄,以及陆传达认真工作的神情,无不让廖翠屏对于这名年长志工的精神感到赞叹。
1990年,陆传达透过妹妹陆传卿(慈济委员)的介绍下,认识了慈济。从此,开启了她与慈济的因缘。早期从机构关怀到居家访视,从赈灾筹款到海外义诊,都不难看到陆传达的身影。加入慈济近三十年的陆传达,这一路走来,经历自己的生命起落,也看见许多人间疾苦,让她深深体会“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重要。
外在的困境都是历练成长的助缘”
尽管人生遭遇不少磕磕碰碰,可是每次“碰倒”,她都当做一场考试,事过境迁后心里就会觉得“啊,又过了一关了!”走过人生七十,至今在生活或工作中依然有不顺遂的时候,陆慈好以正面心态去看待,她认为外在的困境都是历练成长的助缘,只有经过逆境的考验,生命才会更上一层楼。
“每个人都会有习气,包括我在内。”陆传达了解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都有习惯,因此,生活中的人事摩擦,她是如此看待,“上人说镜子是照自己(反观自照),不是照别人,觉得对方不对的话,我们就不要学。”
我们都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拓展生命的宽度。陆传达选择每一天快乐地付出,每一天在人群中磨练,藉事练心。无论日子是晴或雨,对她而言,就是赚到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