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走近客工 疫起缝出心中故事

志工与慈青前往一临时客工宿舍,与25名健康客工交流互动,正式开启“篱家布衾”艺术计划。客工的创意与积极,让志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SG20200709 GNA WSX 072
孟加拉籍客工玛胡(Madhu Sudan Ghosh)正展示自己的布艺作品(摄/王绥喜)

“和你们聊天很好。透过学习新东西,你们让我们感到开心。我们的心思不再无聊,至少有东西做,学到新的、不同的东西!我非常享受这段欢乐时光!”身材健硕,来自孟加拉的玛胡(Madhu Sudan Ghosh)说道。

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用心缝纫了近两个小时的成品呈现给大家。“这个方向看,有衣服的领口、项链;倒过来看,是大自然,有绿树、太阳和彩虹……虽然我无法让彩虹变成彩色。”他笑说。

2020年7月9日,25名住在C临时宿舍的健康客工,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这是他们三个月的隔离岁月以来,首次和艺术相遇。他们有的已经战胜新冠肺炎的感染;有的则是在原有宿舍爆发大规模感染后,一直接受检测和搬迁,仍保持健康的客工。

三周前,四百多名客工陆续迁至这栋由工厂改建的七层楼宿舍。这期间,为了避免不同宿舍群之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必须留在宿舍范围,购买日常用品也都在一楼的小型超市完成。新加坡处于恢复经济活动的解封时期,客工回到工作岗位的日子未有定论。他们唯有在千篇一律的作息之余,使用免费无线网络解闷,与外界联系。

百闻却不曾见面

这群客工并非首次听闻慈济。透过实业家的引介,慈济基金会(新加坡)早在2020年6月13日动员了七十名志工前往此宿舍,协助打包物资及张贴静思语海报。

当时,宿舍仍在改建的最后阶段。志工把政府提供的生活物资,打包成大约1400份生活包,供即将入住的客工使用。一袋袋满满诚意的环保袋里,志工用心地附上印有四种语言的慰问函。除了中英双语,还有孟加拉语和淡米尔语的译文,迎合这里八成孟加拉籍和印度籍、少数中国籍的客工比例。

附上四种语言的还有贴在睡房的静思语海报。“慈济”对他们来说,或许不是陌生的名字,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扫描海报里的二维码,了解慈济这个团体。

相对而言,虽然慈济早在四月底开启关怀轻症客工的计划,在媒体上也能接触到客工相关报导,但志工为了配合宿舍防疫措施,未曾直接与客工面对面交流,直到“篱家布衾”艺术计划启动。

婆婆妈妈 一起贴近艺术

6月5日,慈济人文青年中心、社区艺术组织叁南瓜(3Pumpkins)和本地艺术家王文清启动“篱家布衾”艺术计划(注),希望广邀550名宿舍客工参与,借由缝纫转移被隔离的郁闷,同时抒发内心情感。

计划负责人之一林杏纯随后广邀民众捐赠二手衣物,召集志工制作缝纫包,同时积极与不同的临时宿舍业主沟通,盼能尽早与客工面对面交流。然而,沟通的过程涉及宿舍业主、政府机构,还需配合防疫与客工检测政策,一波三折。终于,在计划开启一个月后,慈济获准进入C临时宿舍。

为求慎重,林杏纯于活动前一天,召集志工前来慈济人文青年中心给予叮咛。这些志工都是在解封时期下难得出门的婆婆妈妈。因已超过六十岁,加上阻断措施期间多数慈济活动取消,她们仅能待在家里,参与布口罩缝制计划。

解封措施稍微宽松的年龄限制,让七十岁以下的她们赶紧把握付出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报名后,她们才察觉这是个“感觉有点遥远”的艺术计划——因为重点不在于缝纫教学,而是藉由布艺创作,聆听与陪伴客工。

为求让她们更贴近这种陪伴模式,林杏纯邀请艺术家带动志工先来动动手。

“我们只知道客工为我们建筑政府组屋,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太少,我们从来没有和他们一起共事……所以我们要和他们互动、聊天。”王文清一边和志工一起缝纫,一边与她们解说计划的意义。志工也渐入佳境,缝纫出属于自己的布艺作品。

SG20200708 GNA WSX 005
“篱家布衾”计划负责人之一林杏纯(白衣者)向志工解释展览在慈济人文青年中心的布艺作品。(摄/ 王绥喜)

SG20200708 GNA WSX 028
艺术家王文清于7月8日带动志工一起缝纫,并讲解计划意义。(摄/ 王绥喜)

爱的穿针引线

活动当天中午,细雨停歇,宿舍的活动中心凉意仍在。首次和客工朋友互动,七名志工和三名慈青虽戴着面罩、口罩和手套,却难掩紧张之情。客工陆陆续续抵达后,大家忙着透过四种语言的手册,向客工解说活动的意义及进行方式。

九成的参与者是南亚籍客工,英语并非十分流利。透过现场一位翻译员的协助,还有肢体语言,大家慢慢熟络起来。原本面对针线而有点别扭的客工朋友,也慢慢集中精神穿针引线、剪剪贴贴。

“你来自哪里?”
“今年几岁?”
“有家庭了吗?”

客工与志工你一言我一语地简单交流。大家慢慢地互相了解彼此缝制的巧思,断断续续地讨论作品。有的指着三角形的碎布说:“这是兴都庙的大门。”有的指着不同的设计说:“这是我四个女儿,和我的太太”也有的缝了河流、螃蟹、山丘和椰子树,并说:“这是我理想中的家乡。”

眼见大家的专注与投入,筹备团队决定临时取消带进第二批客工,让这一批客工拥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手中的作品,同时加深彼此的互动。大部分客工皆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接触布艺,而慈济则是他们漫长的隔离岁月以来,首个接触的非政府组织。

SG20200709 GNA WSX 025
透过翻译员和计划手册的解说,能让客工朋友了解计划的意义。(摄/ 王绥喜)

SG20200709 GNA WSX 070
当天也有少数中国籍的客工,与志工颇为热络地交流。(摄/ 王绥喜)

心存感恩 积极正向

孟加拉籍的玛胡来新工作近十四年了,说起英语还有淡淡的新加坡腔。隔离期间,他除了把握时间锻炼身体,也邀约室友一起做运动,“如果我们没有照顾自己的健康,我们将无法支撑自己”。

积极正向的他,非常感激新加坡政府的防疫努力。他说:“一声道谢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他细数这期间政府所承担的开销:月薪、食物、治疗费用、通讯配套、充足的隔离设施、日以继夜的员工服务等。

一些客工也在布艺作品上缝上了对新加坡政府的感激。同样来自孟加拉的卡枚克(Karmaker Indrogit)缝了“I love SG”的字样。来新工作十二年的他表示,在确诊期间,政府承担了他所有费用,因此心存感激。“我非常喜欢新加坡,谢谢新加坡政府,照顾我。”他也感谢志工和他聊天:“你们很好、真诚,谢谢!”

SG20200709 GNA WSX 059
来自孟加拉的卡枚克(Karmaker Indrogit)缝了“I love SG”的字样。(摄/ 王绥喜)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经过两小时的缝制,大家把成品一一排列在桌上。志工接着呈现英语版《一家人》手语表演,听着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客工也跟着摆动,拿起手机录像。接着,志工邀请客工一同跟着比手语,或许他们不太了解歌词含义,但却能透过肢体语言了解彼此的真诚。

慈济把缝纫包交给客工后,客工可自行决定保留这些作品或捐给“篱家布衾”计划。大部分客工最终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回捐给慈济,好让艺术家能进一步缝制成结合本地居民作品的成品。临别依依,大家纷纷与自己的作品拍照,也询问慈济的联络方式。有的客工还在面簿发文感谢慈济,甚至协助志工清理场地。

SG20200709 GNA WJH 037
手语带动的温馨,与歌词意境吻合:“而你给我的爱,让我勇气倍增”。(摄/ 吴佳翰)

看见客工积极的反馈,林杏纯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真的很感恩。今天看到客工很专注地在缝的时候,是非常感动的。”她原先担心这群客工朋友可能会对缝纫或艺术不熟悉,但后来发现:“他们都非常有创意。虽然有些讲说他第一次缝东西,但是看他的手法,很熟练,非常地欢喜。”

林杏纯从马来西亚前来新加坡长居长达23年,却很少与客工朋友接触。“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在同一个角落……虽然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从没有一个连接。”透过《一家人》的手语带动,她哽咽地说:“不管你是来自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种族,我们都是一家人。今天发生疫情,我们一起度过,一起挺过去。”

首次交流的成功,为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志工纷纷表示,虽然刚开始需要调适,但透过此活动能更加了解客工朋友,认为他们其实非常有创意及上进心,并满心期待下一次的艺术和心灵交流。

注:

“篱家布衾”计划的主策艺术家是王文清,主办单位是慈济人文青年中心和叁南瓜。计划主要赞助为马来亚银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为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慈善信托The Majurity Trust、义顺集选区百盛艺术计划、忠邦社区艺术及文化俱乐部,以及义顺东社区艺术及文化俱乐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