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延续,新加坡各行各业竭尽所能应对,减低疫情的负面影响。位于岛国北部的慈济大爱安亲班亦无例外。
安亲班于2017年正式启业,在疫情前是六十多名小学生课后的避风港。安静的学习环境,加上少有的人文课程,总能让家长放心。作为慈济教育志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安亲班老师善用每个机会,落实生活教育。
然而,疫情打乱了安亲班的日常作业,学生人数较去年降了约30%。有的家长因为疫情反复而决定退课,减少孩子交叉感染的机率;有的家长则因居家工作而能同时照顾孩子,无需把孩子送往安亲班。为了减少传染冠病的风险,安亲班自去年调整了作业流程,建立体温检测等防疫措施,同时社设置交距离的标识,增设阅读隔间。
新常态下的安亲班
防疫政策朝夕万变,孩子需要时间适应各类防疫措施。学生起初不太清楚维持社交距离、落实个人卫生习惯等措施的重要性。老师不厌其烦地提醒后,学生逐渐了解新冠病毒的危害,也自动自发适应新常态。
“疫情刚开始时,学生无法理解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播放影带给他们看,让他们了解。”安亲班经理林秀莉解释道:“不能跨组和其他同学交流聊天,对孩子来说,这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向他们解释病毒多么危险后,他们也慢慢理解遵守防疫措施的必要性。”
另一名老师陈琳淯补充,虽然疫情笼罩了一切,隧道尽头的曙光若隐若现,但她把疫情当作机会教育,认为疫情也教会了大家一些事情。
“学生因此而变得更有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在生活当中。”这位中文老师说:“打个比方,我们一直提醒学生多注意个人卫生。学生现在非常清楚这些事,他们会在饭前洗手和消毒桌椅。”
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多,安亲班发挥了关键角色,助学生的安顿学后生活,成了部分家长的后盾。
特别是在2021年5月19日至28日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期间,虽然大部分亲子居家工作与学习,但有的家长是前线人员,无法在家陪伴孩子学习。安亲班主动伸援,将营业时间提前至早上七点半,好让家长在上班前来得及把六名孩子送来,无后顾之忧地坚守抗疫岗位。提供早午餐之余,安亲班老师辅助孩子的居家学习进度,直到家长下班。这些都是不征收费用的无偿服务。
尽管防疫措施繁琐,安亲班仍会定期举办例常的课外活动。其中,广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是手作蔬食口袋沙拉活动。维持一米距离,兼顾卫生和安全措施下,学生搭配番茄、黄瓜、玉蜀黍粒等五颜六色的食材,准备当天的点心。类似的活动看似简单,但总会让人有所收获。如透过沙拉手作环节,孩子能够累积实作经验,也能培养对蔬食的感恩心。
人文熏陶不间断
安排充实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余,安亲班尽量维持过往的例常活动,如每日观看由证严上人开示的《人间菩提》影带。这十二分钟长的影片道出了慈济人的全球人道救援活动。之后,学生循例轮流分享观后感。日复一日的影带观看或许不足为奇,但林秀莉认为,开示内容对学生有着正面熏陶。
“其中一则《人间菩提》讲述印度疫情严重,缺乏氧气筒治疗病患。学生观看后,开始认真对待戴口罩这回事,因为他们见证了疫情失控的后果。”林秀莉补充道。
除了更加认识新冠疫情,孩子也从《人间菩提》学习到其他知识,尤其更了解蔬食的重要性。这天,不少学生在分享环节时特别提到这一点。“我学到我们必须吃蔬果,感恩食物。我也会鼓励身边的人茹素。”就读小学五年级的曹诗敏分享道。
曹诗敏只是众多踏入安亲班后获益良多的其中一员。不管是言行举止的改进,或是更愿意接纳蔬食,学生的改变由内到外,有目共睹。尽管疫情改变了众多计划和生活习惯,但改变不了安亲班在过去一年期间,培养下一代的使命。
“在疫情当下,安亲班会继续培育孩子。”林秀莉强调:“既然家长信任我们,把送孩子来,我们就要尽全力,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
(资料来源:潘在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