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屏展示着一张张灾区及勘灾的照片。当中一张照片显示一名海地男孩,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凝视着摄像镜头。这不是摄影展,而是牙科讲座。
“他以一双感激的眼神望着你,只因你解决了他的痛楚。当下你就会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美国人医会牙医师廖敬兴,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在海地(Haiti)地震后参与慈济人医会义诊的见闻。
3月8日,2015国际慈济人医论坛(新加坡)的牙科座谈中,开设了四堂讲座和两堂实作,融入慈济“以人为本”的医疗人文。技术与人文相辅相成,牙医需与时并进了解最新的治疗技术。因此,论坛也安排了两堂午后实作,即植牙以及制作义齿的工作坊。六位经验丰富讲师的分享与教导,让学员获益不浅。
最终治疗 感恩尊重爱
“在治疗时,把牙齿拔掉很容易,不过之后呢?病患是否会在心灵层面受到伤害?”多次参与慈济国际赈灾的廖医师乘搭了近二十个小时的飞机,风尘仆仆地来到会场,分享医疗人文的重要性。通过此次论坛,廖医师希望大家能充实自己,找回行医的初心,开阔视野,帮助有需要的病人。
“由于现今的医学界太专注于专科,例如只针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治疗但往往却忘了病患的感受。证严法师教导我们医人、医病,也要医心,以人为本,了解病患心理上及心灵上的需要,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互动。”廖医师继续说道。他认为最终的治疗还是“感恩、尊重、爱”。
个体整体 基础不能忘
“在学校学习到的基本理念,我们是否忘记了?我们往往只记得病人的牙齿而忽略了整个咬合与咀嚼功能系统。”张丽真医师提醒道。来自菲律宾人医会的张丽真和索尼医师(Dr Sonny Burias)和大家分享了牙齿与周边系统的重要关联性。
一颗牙齿,看似事小,然而错误的口腔治疗其实会影响到病患的整体健康。举例来说,不正常的咬合会带来背部肌肉酸痛、头痛等问题,病患的心理及生理问题都会接踵而来。因此,病人寻医无数、久治不愈的个案并不罕见。
“曾经有病患因为时常头痛,看了神经科医生(neurologist)却都查不出病因。后来,我发现这是因为长期的咬合不匀造成的。”张医师举例。
张医师认为,牙医的天职在于精准的检查及判断。她建议大家适当地与病人谈天,从中观察病人如何移动下颚及咬合;若检查及判断不慎,就会影响到病人的情况。因此,张医师都会为病人拟定清单,确保检查病人时不遗漏任何步骤。“此学习过程需步步踏实,毫无快捷方式。”张医师以行动证明她的踏实与用心。
视病如亲 笑容广度人
菲律宾慈济志工唐荣谋就是其中一个被张丽真医师治愈的案例。唐荣谋来到会场与大家分享经历。起初,他的左脸及左边眼皮不断抽搐,频繁头疼,让他不得不倚靠止痛药,然而效果不大。一次偶然的闲谈中,他向张医师透露了自己的状况。
张医师仔细地检查后发现,唐志荣其实是因咬合问题而造成不适,并为唐志荣进行修补治疗长达两年。唐志荣感恩医师的用心,让他保住了自己的永久性牙齿,还重获笑容。“我很感恩她,给了我这个美丽的笑容。我会以这个美丽的笑容,接引更多人来做慈济。”
本地海外 义诊经验谈
此论坛也邀请了富有多次海外义诊工作经验,来自新加坡伊莉萨白医院的米拉医师(Dr Myra Elliot),分享了在高山面临呼吸困难的病患和没有病史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治疗。希望学员不要轻视细微的动作,并确保足够的配备、意外保险等。
除了海外义诊经验,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讲师罗佩玲(Dr Loh Poey Ling,音译)也分享了在新加坡佛教慈济义诊中心(简称义诊中心)进行义齿修复的本地经验。午后,罗医师也带领学员以最新的技术现场制作义齿。
“听了这些课程后受益良多,以比较人文的方式对待病人。讲师教的一些方法让我可以更好地协助病患,减少他们的疼痛。”学员陈明妍表示。
植牙实作 医者父母心
敲敲打打,频频传出刺耳的钻洞声,会议室内还不时传来低语讨论。牙医为病人植牙钻入钉子时,需仔细观察,运用巧手及仪器,确保钉子稳固,宛如建筑希望工程。
“钻歪了!”学员懊悔地叹了一口长气。负责执导的邓国荣医师立即安抚:“宁愿您在这副模拟牙齿出错,也不愿您在病人身上出错。再来试试看。”
传授植牙技术的新加坡人医会牙医召集人邓国荣,特地与植牙科技公司合作,提供仿真牙齿及仪器供学员体验植牙。
邓医师一再地强调:“在义诊中心做植牙是可行的,然而很多年轻医师在这方面的经验不多,所以希望藉此机会培养多一些年轻人来帮助病患。”对病人视病为己亲的邓医师,希望通过工作坊,医师对待病人的态度会有转变。
2013年9月10日,邓国荣医师曾在义诊中心免费为八十岁的肾友刘老先生植牙。这是义诊中心首例的人工植牙个案。2015年1月31日,邓医师再次在义诊中心为前照顾户谢女士进行植牙手术,前后共花了四个月,共八次疗程才完成整个植牙过程。
实作过程,邓医师不时在屏幕打上静思语与自己的心得,与学员分享。其中有一段:“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不分病患的背景、种族、民族或国籍,只要有需要和曙光,我们尊重生命,抢救生命。这是慈济首要的信念:帮助每一位需要的人。”
四年前毕业的林源旭,曾在慈济斯里兰卡义诊中付出,最近也定期在义诊中心服务。经过整天的课程,他有感而发:“不管病人在哪里,医生都要有医者父母心的态度。”他自我期许:“技术与心态上我都要提升,跟前辈学习如何对待病人。有时在沟通上因为少说方言,也因不认识患者,所以难对病患表达关心,这是我需要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