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注射器、注射针头、牙探针、牙刮器、口镜柄、拔牙钳……这些都是牙医师为患者治疗时不可或缺的牙科医疗器具。继2017年6月的第一次牙科往诊后,10月28日,新加坡慈济人医会团队为李亚妹安老院长者进行第四次牙科往诊。
由于这不是如一般牙科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所以筹备和治疗过程相当繁琐。在牙科诊所,无论是医疗设备或医疗器材和物品,一应俱全;而牙科往诊犹如流动的服务,医师上门为需要医疗护理的患者服务,这必须确保所需的牙科器材和物品随身携带,是每次牙科往诊的一大考验。牙科助理余绍香表示:“我们走出了义诊中心来到了这里,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器材带来,器材需要跟着我们一起跑。”
其实,并非所有医疗器材随着医护团队从慈济义诊中心来到李亚妹安老院。在这里,院方提供一个小房间,让人医会置放一个橱柜,暂放一些医疗物品。每次往诊,医护人员都会提前一小时抵达,然后在这窄小的空间里根据牙科治疗项目包括拔牙、洗牙、补牙和一般性医疗物品分类,再置入小推车里。这一辆小推车跟随着医护人员走入院舍,为床榻前的长者提供诊治。
此次已进入第四次往诊,相比之前,再添了一些挑战。余绍香透露,前三次往诊是固定在一个院舍(Ward)进行,例如这次是院舍A,下次是院舍B,而此次的患者则分布在各个院舍,所以志工需要根据医师的需求,穿梭在三座院舍间为医师传递所需的医疗物品。除了便携式牙科治疗器材与盛满医疗物品的小推车随着医师团团转,这天,无论是志工或医护人员也都在东奔西跑。
余绍香表示,在三个院舍各别进行牙科治疗,牙科器材和物品会有极大的调动。所以,此次也特别安排更多的人力支援,“这样医生看诊的时候,只要知道他需要什么器材,牙科助理或志工可以往另外一个Ward去拿需要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阿公阿嫲的牙齿治好,不用让他们的嘴巴张开得太久。”此次往诊共有六名牙医师、六名医护人员以及十三位志工随同为二十五位长者治疗。
人医会成员李颖佳坦言,第一次往诊有点混乱,后来大家慢慢地熟悉了整个流程,并培养了团队的默契,大家分工合作,接下来的往诊运作才顺畅起来。每一次都参与的她谦虚地说:“可以为老人服务,自己也受益很多。我从医师身上看到,有些比较难张开嘴巴的老人,他们有办法慢慢地让老人张开嘴巴,解决他们牙齿的问题。”
怀旧歌曲回荡在院舍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熟悉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或六、七十年代的粤语歌曲在院舍里回荡,原本静谧的空间,顿时洋溢着热闹的气氛及欢笑。
“要唱什么歌?”“会唱广东歌吗?”
这天,有志工携带IPAD、手提扩音机和麦克风走入院舍为长者献唱经典名曲。有长者随着歌曲节奏唱起来了,有者则安静地躺着专注地聆听。在场暂时没有工作在身的医护人员也忍不住哼起了歌、拍起了手掌。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欣然接受。”从紧凑的行程中抽出时间为长者大展歌喉的志工陈文宗如是说。虽然活动结束后,还要应付中医考试,但是当接到余绍香的邀约,知道是人医会的活动后,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因为他知道来了之后,最终的收获是自己。他说:“从别人身上,我们知道这是人生必经之路,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老了之后我们会怎样呢?现在我们可以见苦知福,这是透过身体力行获得最好的教育方式。”
邓国荣医师表示经过几次的李亚妹牙科往诊,有志工回馈可以为长者带来一些娱乐节目,因此此次往诊便穿插了歌唱的环节。这样的安排,邓国荣觉得确实为往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安老院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充满笑意地说:“有一位听到都流泪了,还有另一位老人也自己唱起来了,而且不是唱一首,而是两首。”
在这炎热的下午,空气中有一股爱的氛围。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从垂垂老矣,年老衰弱的长者身上,除了看到人生的无常,医护人员与志工也从牙科往诊中体会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谛。